帝心荡漾_分卷阅读_52
  “也不知道,宋家小娘子和孟家大娘子,俩人到时候,谁能更胜一筹?”
  “肯定是宋家小娘子了!听闻她和陛下情谊匪浅,而陛下又一直不喜外戚孟氏,这是显而易见的啦!”
  “那可不一定,毕竟孟家大娘子是长安双姝之一。”
  卢婉和华阴等人站在花树后,静静地听着她们的议论声,脸色有些不好看。卢婉更是一脸不愤道:“宋见樱和孟明珠算个什么,她们怕是忘记了婵衣。”
  世人忘性大,婵衣去年岁在宫中住了一段时间,听说陛下还另眼相待,并不像对待其她小娘子一样冷若冰霜。所以当时大家都以为,这位孟小娘子或许会拿下陛下的。谁知道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孟小娘子便忽然消失不见了。
  众人都猜测,许是惹了陛下不喜。
  “婵衣再不回来,陛下该被她们抢走了!”卢婉跺脚。
  南乡也一脸担心,附和道:“是啊!”
  一向沉稳的华阴,也有些皱眉。
  作者有话要说:  萧泽:说来也许不信,朕是清白的。
  明天见面~
  ☆、第64章 064
  064
  “对了,今日宋家小娘子也来了,你们见到没? ”
  “是吗,在哪里?”那一伙小娘子凑在一起,眼底兴味儿十足。
  “不知道,没见着人影。不过孟家明珠倒来了,看见没?就是那个,坐在舞阳郡主下手的小娘子。”
  众人的目光便跟着看了过去,只见,一个清冷,面色淡然的美貌小娘子坐在一旁,与周围格格不入,不由都惊叹了一声。
  “不亏是长安双姝之一,生的可真好看。”一群天真的小娘子惊叹。
  不过,一个娇娇怯怯的小娘子看了一眼,奇怪咕哝道:“她为何不与太后娘娘坐在一起?我观太后娘娘的神色淡淡,倒不像是喜爱她,让她进宫的模样。”
  “这……我们怎么知晓……”大家迟疑。
  “哎,快看!”忽然,一个小娘子喊到。
  众人忙随着她手指指的方向看了过去,便见远处小路上走来两个小娘子,左边的穿着鹅黄裙衫,模样生的温柔,正含笑走近。
  于是,她们就将刚才的疑问抛之脑后,光顾着去看宋见樱了。
  “这便是宋见樱了,她旁边那位是宋家另外一个小娘子。”有见过宋见樱的小娘子,自觉的见识多,得意洋洋地向众人介绍到。
  “她生的也不是十分美,比起孟明珠差远了。”有小娘子撇嘴。
  “陛下喜欢,有什么办法?”小娘子努努嘴。
  “生的美有什么用,还不是不得陛下喜爱。这以后,这位宋家小娘子怕要成为独一份喽!”
  “那可不是……”
  “要我,我也喜欢温柔的小娘子。孟家明珠还是太冷了……”
  就在这时,有小娘子不经意间回头,看到了站在花树后面的三人。起先她还以为是旁的小娘子,并不在意。后来看清楚后发现是南乡公主,华阴郡主于宜阳郡主几人。顿时吓得一个激灵,连忙捅捅还在说话的小娘子们。
  这几个小娘子这时候,还能在这里悠闲讨论,也说明是无意入宫之人。卢婉她们看了一眼,发现是不认识的小娘子,也没有计较,只是蹙眉道:“华阴姐姐,我们走吧。”
  华阴郡主点点头,也没看她们一眼,便转身一起离去了,只留下一群背后议论人心虚的小娘子们。
  卢婉三人身份贵重,各自的母妃都坐在孟太后下手,故而免不了要去向孟太后请安。她们手挽手相偕而来时,正巧碰上宋见樱随她母亲来请安,顿时便向孟太后行完礼站在一旁,并不急着离去。
  “臣妇拜见太后娘娘。”宋夫人也生的一副温柔娴雅。
  孟太后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好半响后才像是反应过来,笑道:“宋夫人不是随宋大人去洛阳任上吗?何时回的长安,也不进宫来看看哀家,哀家竟也不知晓。”
  宋见樱的父亲南阳候只是一个虚名,并没有什么实权。五年前任命洛阳县令,带着一家人去了洛阳上任。期间,一家子从未回过长安。
  宋夫人低头道:“过些日子便是见樱祖母的六十大寿,加上八月夫君也要从洛阳调回长安了。臣妇便提前回长安来,为见樱祖母做寿。只是臣妇未得宣召,也不敢贸然打扰娘娘。”
  孟太后笑意盈盈,打量了宋见樱一眼,说:“回长安来也好,洛阳再好也比不上咱们长安。对了,哀家没有记错的话,见樱这丫头前年便及笄了吧!今年怕是有十七了,可许了人家?”
  越是富贵人家,女儿越是嫁的晚。一般情况下,女子十五及笄后才开始相看人家,到十六七岁便可以定下亲事,再在家里留上两三年,到二十出嫁也是有的。
  不过,这是限于疼爱女儿的人家,大部分还是十七八岁便出嫁了。宋见樱今年已经时期,按理说也定了亲事。
  自然,孟太后也就随口一问。这架势,明显就是为了萧泽回来的,怎么可能会定有亲事?
  果然,宋夫人看了一眼宋见樱道:“前年为见樱这丫头定了一门亲事,不过这孩子是个福薄的,那家人家风不正,侯爷便做主退了那门亲事。”
  孟太后“哦”了一声,招手让宋见樱上前,细细打量起来。然后说:“倒是个可人的小娘子,那家人不长眼,哀家就给你留意着,若是有合适的好儿郎,到时亲自给你指婚。”
  宋见樱羞涩一笑,细声细气的谢了孟太后,似乎并没有听出孟太后的言外之意。宋夫人也聚精会神的听孟太后说话,神情没有一丝不对劲。
  卢婉暗自冷哼一声,说:“说的好听,谁知道是为了谁?还有那未婚夫,指不定是被人污蔑了的……”
  华阴听着蹙眉,“宜阳,慎言。”
  卢婉吐吐舌头,看着宋见樱的神色依旧不善。
  华阴没有再管,反正她们三人都不喜欢宋见樱。一方面是因为婵衣,另一方面主要也是因为,宋见樱给她们的感觉太假了。
  “好孩子。”孟太后拍拍手,然后说:“行了,想必这里你们小娘子也呆不住,自己去玩儿吧!这边的花都是从蓬莱阁移来的,颜色鲜艳的很,最招你们小娘子喜欢。”
  “对了,明珠你也去吧!宋家小娘子不太在宫中走动,你带着她去。”
  孟明珠原本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但自宋见樱来了后便有了一丝波动,现在孟太后又既然唤了她,她便站了起来,冷若冰霜道:“宋小娘子请。”
  宋见樱与孟太后行了礼,笑着与孟明珠道谢:“多谢明珠妹妹。”
  孟明珠神色不变,面上表情依旧矜傲,微微颔首后便率先往外走去。
  对于宋见樱,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她年纪尚幼时,便经常见这位宋小娘子跟着她那母亲出入宫中,就连一向对小娘子不假于色的陛下,也对她有所不同。
  更别说,当年她还救过陛下一命。
  等俩人走远了,孟明珠停下来回头道:“宋小娘子,我要去找清河长公主和王家姐姐,你要和我一起去吗?”
  宋见樱抬头,见她虽然没有不耐之色,但是面上冷漠,显然是不愿意自己跟着她,于是便说:“明珠妹妹去吧,我就不去了。”
  孟明珠颔首,没有再相邀,转身便离开了这里。
  等她离开后,这里就剩下了宋见樱一人。她想了想,朝着无人的花树下去了。
  过了许久后,花树拐角出的小道走出来两个男子。
  宋见樱面上有了些许波动,她神色有些意外,面上依旧是温柔的笑意。她款款走过去屈膝行礼道:“见樱见过陛下。”
  萧泽明显神情一愣,他看着宋见樱,打量了许久才说到:“表妹回来了。”
  宋见樱抿唇微笑:“半月前回来的,下月是见樱祖母六十大寿,见樱便随了阿娘一起回来。”
  萧泽胡乱点点头,“嗯”了一声说:“既然如此,那便多留一段时日,陪陪外祖母。”
  “这是自然。”她狡黠一笑:“不用表哥说,见樱也会多留一段时日的。要知道,洛阳那边可真是无趣极了。还不如留在长安,还有几位堂妹也不至于无趣。”
  宋见樱亲昵的语气,一下子拉进了两人的距离,似乎从未有那五年的分别。但萧泽还是有些不自在,他看着眼前这个几乎不见小时候模样的小娘子,蹙眉道:“你这般想也好,朕还有事情去太液池一趟,便先走了。”
  “啊?”宋见樱有些意外,但还是很快调节好面部表情,说:“那表哥去忙吧!见樱便不打扰表哥了。”话虽如此说,但她面上的失落却极为明显。
  萧泽见了,只是点头示意后,便带着孙铭快步往太液池去了,没有半点回头的意思。
  宋见樱看着他高大的背影,轻轻将脸庞的一缕头发撩起,放到耳畔后面,柔柔地抿唇一笑。
  “你们说,今日怎么也不见陛下露面啊!”
  宋见樱回到人多的地方,便听到有人说。
  “怎么着,也是给陛下选妃。陛下不露一面,难不成全凭太后娘娘做主?”没错,自长安城传出流言后,众人都以为这是个微萧泽选妃的赏花宴。
  “我看呀,陛下是已经有了宋家小娘子就够了,哪还有心思来挑选?再或者,你们就知道陛下没来?”
  “指不定,陛下现在就在哪里看着你们……”
  此言一出,周围的小娘子具是下了一跳,连忙站好露出得体的微笑。
  宋见樱远远地见了,嘴角扬起一抹淡笑。
  萧泽从太液池回到宣政殿时,已经是中午了。宣徽殿的赏花宴还没有结束,要用过午膳,下午再赏一下午才算结束出宫。
  案桌上放着婵衣那封信,这几日,他翻阅了很多次,逐字逐句看过去,也犹豫了很久。
  她说陈氏的身体未好,暂时不能回来。但是,她不知晓自己已经等不下去了。
  半年前本该回来的人,拖了半年,还要再拖半年,萧泽觉得自己的耐心已经不够了。
  他靠在椅背上,忽然问了一句:“她住在何处?”
  大殿里一片安静,阳光从窗户中撒进来,还能看见细小微尘一起一伏。
  暗卫看着他,说出了一个地址。
  赏花宴结束的第二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
  令百官惊讶,世家们意外。
  陛下下了道立妃的圣旨。
  不是宋家小娘子,不是孟家长女明珠,也不在参加赏花宴的小娘子中。而是没有听说过的,孟家嫡幼女孟婵衣。
  有记性好的,自然就想起了,去年宫中传出来的一些事儿。
  不过,陛下这甫一开始,便封了孟家嫡幼女为贵妃,倒真是喜爱的紧。要知道,贵妃仅在皇后之下,位同副后的存在。
  这叫众人,极为意外。
  消息传到宋家,宋见樱正在做女红,乍闻此消息,失手之下竟然将手指弄伤。
  “什么?”她微微有些失态。
  孟婵衣,那个已经让人淡忘的女子?
  这次,是她大意了。
  不管这道封妃圣旨在长安城搅起了多大风云,发出这道圣旨的人,已经坐在了去往蜀地的马车上。
  一日不拉的早朝,忽然被陛下搁下。诸位大臣也并不意外,先帝在世时一月两月不上朝也是常事,反正私底下还有小朝会,也依旧能议事。
  不过,回来他们一直不曾见到陛下的面。凡事都是陛下的几个亲信传达,要不是每日奏折照样批阅,他们还以为陛下不在宫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