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罗刹女_分卷阅读_39
可那个自信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柔弱需要呵护的方家小姐。也许这正是她的错,好比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她没有眼泪,也不会因为离开他就活不了,于是他就能安心放手,把那些呵护关爱都留待给,更为需要它的人。
她老神在在的沉浸在回忆里,表情时而柔缓,时而伤感。白音惯会察言观色,小心问道,“大爷,您想什么呢,是不是想起了从前的心上人?”
她蓦然回神,冷冷否认,“你很喜欢揣测别人的心思?”
白音被她眸光逼视,不敢多看,垂着眼分辨,“习惯了,我这样人走到哪儿不得看别人眼色么。再说您才刚那样,分明就是在思念某个人。”
见她不说话,才又敢大着胆子问,“大爷,您是怎么走上这条道儿的?我瞧您言谈举止,也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是家里出事了,还是家人叫您嫁您不喜欢的人,怎么就一个人跑出来呢?”
她轻笑出来,半真半假的说,“我是逃婚。不过是因为人家看不上我,我有自知之明,所以干脆离开好了。”
“不会罢?那他得多不长眼啊。”白音啧啧叹道,“您一看就是个美人儿,又这么有本事。我瞧您那个未婚夫婿一准不是瞧不上您,是自觉高攀不起才对。”
她切了一声,“你怎么知道我是美人?你连我长什么样儿都没见过。”
方才洗澡的时候,她可没让白音看见自己洗去假面,露出真容的样子。可白音自有一番道理,“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就跟您让我把自个儿也扮上是一回事。您要是生得其貌不扬,不用掩饰就能教人把您当成男人,哪儿还用费这么大劲,镇日装一幅假脸出来?
“所以说啊,您一定是个百里挑一的美人。兴许我在您面前,就跟一粒沙子搁在了珍珠跟前儿似的。回头等哪天您对我不防备了,能真心信得过我的时候,好歹让我见识一下您的美貌。”
说着自顾自地抚掌笑起来,“得嘞,就这么说定了。见识过了,我以后也就不拿自个儿的长相说嘴了。”
沈寰听过笑笑,果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大姐,她一车的话把自己都说困了。和衣往炕上一倒,不再搭理她,径自闭目养神去了。
这一觉歇下就睡到天色转暗,睁眼时瞧了瞧更漏,已是近二更时分。白音很是规矩的要了一床被褥,和衣躺在了地下,听声音像是睡得十分深沉。
她翻个身,看着炕头落下来一缕幽幽月光。夜阑人静,辗转片刻便知道再难成眠。只是猜测着同样的月光,是不是也照在那个人的床畔。
长长一叹,突然觉得窗外清影一闪。她猛地坐起身,握住袖中一枚三寸小箭。右臂一抬,就听窗纸噗嗤一响,清影沉寂下去,却传来一声低沉动听的浅笑。
她双目微眯,望了望炕下兀自沉睡的人,随后迅速坐起,悄无声息的奔出门去。
一连追了十几里路,身后小镇越来越远,方才看见前方站着的人,背影依然苍劲,也依然萧瑟寂寥。
“你到底还是追上了我,看来想摆脱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那人转身,正是许久未曾现身的杨轲,“就那么想摆脱我?我自问并不曾纠缠你。”
她哼了一声,“你跟了我多久?还是从我离开京城,你就一直在我身后?”
杨轲摇头,“我不知道你何时离开,只是去了顾宅,才晓得你已经走了。”
她心口忽然一紧,“你去了顾家?”藏了许久的疑问终于脱口而出,“你是不是见过顾承,和他说过什么?”
他平静的望她,肯定的说没有,“我有见他的必要么?”
这倒和顾承的说法一致,她一时失语,脑子里徘徊不去的,还是顾宅两个字。
“你,去顾家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他?”
杨轲点头笑笑,“看到了。”
她一颗心又再度提上来,半晌深吸气,坦然直问,“他过的好么?”
几乎是聚精会神,在等待接下来的答案。可惜那些话却不能令她觉出欣慰,“应该还不错,他不是要成亲了?方家的人近来时常出入顾宅,方姑娘的几个哥哥对这事都很上心。”
“你说真的?”她心有不甘,疾声喝问,“你当真看见了?”
杨轲毫无愠色,淡淡颔首,对她描述了一遍方巧珍家人的模样,“我是真的看见了,至于顾三爷。”他略一停顿,像是在思索该如何形容才好。
“眼下确是有些忙碌,也许是为筹办婚事。毕竟是小登科,总归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第59章
<缠缚>
他就要成婚了……轻飘飘几个字,不亚于一记恶毒的诅咒,劈头盖脸重重捶落下来,只一瞬间,就砸得她的神魂都颤了一颤。
胸膛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碎裂开来,随着漫天凄清的月光一道,陨落在深秋野外荒芜的土地上。
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没有想过,然而心里再怎么假设,再怎么念上千遍万遍,也还是不及亲耳听到来得真切,来得惨伤。
离开的这十天半月,她私底下不知道安慰过自己多少次,总有一天她还是会回去找他,因为她隐隐知道,他一定会在原地等着她。也许他们现在不得相见,也许未来一段时间会隔山隔海,可只要那一点心念不断,彼此间就还是会有斩不断的牵绊。
可惜听过那句话,再想想,这大约只是她自我疗伤和安慰的说法。待她回去的时候,使君已有妇,他如果轻轻巧巧给出一个答案,说不……那么她便再想不出,还能用什么样的立场来要求他重新回到她身边。
如此落局,归根到底,是她自己拣的。他将她看得那么通透,话说得那么契合熨帖,什么希望她再成全他一回,其实她心里清楚,他只是想要帮她去成全心里的那点执念。
她绝非懵懂,从始至终甚至还在推波助澜。那一晚她用恨意怨愤来掩盖心酸留恋,仗着他对她的顾惜,凛然作态。或许是从那一刻起,她就已经主动拱手,将他送给了别人。
野地里有风呼啸吹过,那一弯拂在她心头的惨淡月光,和落在顾家小院里的银色月华一样,不过都是为照亮痴男怨女心底翻涌的,无处安放的情潮。
顾承自浅眠中醒过来,睁开眼,回味着方才梦里的容颜。虽然模糊迷离,但丝毫不影响他分辨得出那是谁,反反复复兜兜转转,总归都只有那一个人而已。
可叹她还是那么锲而不舍、紧追不放,以至于每晚都会出现在他梦里,以至于阖上眼她的脸就在眼前。有时候他也禁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越是静谧无人时,越是不想心生波动时,与她的纠缠就越是厉害,简直像是无休无止。
他以前不懂,只是思念一个人罢了,怎么会让人铭心刻骨?直到那天清晨,他站在窗下,隔着一道朦胧的光,看见她昂首阔步的推开门,走出他的视线,渐渐地再也望不见听不见。他终于恍然彻悟,原来思念就像是蛊毒,会在不知不觉间一点点种在心里,一点点融入血液,然后再等到一个求不得也放不下的时点,轰然发酵,婉转迁延至筋脉骨髓。
只是,他知道思念会何时发作,却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消散得掉。
横竖睡不着,他索性起身,披上外衣,走到院子里。有些事,即便不去想,也还是没有用......那棵枣树下还摆着两张藤椅,他坐下来,假装身旁还有一个人,就这样相伴坐着,他只要随意的和她说说话就好。
谈些什么呢?如果是她来说,应该会有很多大开大阖的故事。有江湖奇闻,有异人志士。因为不必参与,他便可以听得心安理得。有些话他确实不曾隐瞒过她,关于那些恩怨杀戮,他是真的不能认同。诚然这也算是他的执,可到底无计可施,那么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不因自己而去勉强她。
她的故事,也许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他的呢,却是一言难尽。如果她问起,这些日子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他几乎都有些难以启齿......无可奈何的想着,只怕不管他怎么描述,结果都会招来她的奚落。他笑着回味,笑着构想,那些她可能挪揄和讽刺他的言语。
他思量着,唇角渐渐浮现出莫可奈何的笑容,试着把白天发生的,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讲给她听。
起初是方济琛来找他,一派客套,开场白让人颇感欣慰,“巧珍这会儿已想通了,人一活分过来,也就不那么犟驴似的认死理。我们太太可算松了一口气。说起来还得多谢三爷醍醐灌顶,您这份恩德,先不论别人怎么着,我是头一个记在心里的。”
他含笑听着,略感踏实,能有这样的结局该算是皆大欢喜。只是他有直觉,方济琛还有后话要说。
果然道过了感激,对方脸上渐渐现出愁苦,吞吞吐吐似是有些难言之隐。
他都看在眼里,既然没法回避,干脆请方济琛不必讳言,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于是一段原本与他无关的故事被讲述出来:前些日子,方巧珍听了顾承劝慰的话,自觉愧对双亲,身上业罪太深,所以发愿要日行一善。每日都去寺里亲身烧香祷告,不想却因此结下一段缘分——被中军都督府黄同知家的公子无意间撞见,黄少爷自己是詹事府录事,今年不过二十四,家世显贵,年轻有为。前头妻子娶了一年就染病去了。他因见了方巧珍,自此一心惦记上了她,托人打听知道了是方家的闺女,急忙央着家里太太上门提亲。
论理两家还是隔着些门第,可黄少爷娶的是填房,比原配差着一层,倒也不碍。黄太太疼爱儿子,想着只要女方人品过得去,其余的都还好说。不想也不知是哪个烂了舌头的,把从前方巧珍订过亲,还被人家对方退了亲的事在黄太太跟前咕哝起来,说得是添油加醋,绘声绘色。且最招黄太太忌讳的,是来人说方巧珍心仪前头定亲那人,因人家不愿娶她,她便以死相逼,结果弄得阖家不宁。黄太太一听这话,心登时凉了半截。转头就和儿子说,不中用,人家心里有人了,再说她家不能招这样有城府心机,动辄拿生死要挟人的媳妇儿。
要是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倒也相安无事。可黄少爷偏又是个实心眼的,也不知怎么就一见钟情,情根深种,硬是不依母亲的话,闹得沸反盈天。黄同知气他为个女子忤逆母亲,把他关起来好打了一顿,直到这会儿人还下不了。可躺在床上仍是不忘叫小厮来方家传话,说他今生今世就要娶方巧珍为妻,如果不能,他这辈子就终身不娶。他说到就一定能做到,只求方巧珍能等他一段时日,他一定能想办法解决这事。
方济琛说完,长叹不已,半晌默然下来,只是拿眼睛盯着顾承看。
故事不算体面,自然不会白同他讲。顾承没有百转千回的心思,却自有他的透彻通达。这是方家又见他无人可依,想再一次给当让他上。可是眼下,他却不想接下这个当。所以话说完,他没有言语一声。
方济琛见他不接话,心内焦急,“三爷,您看这事儿闹的,我说起来也是没脸,可少不得还得腆着脸来求您。巧珍当日自戕为的是什么,您心知肚明,本是她一片坚贞,结果却被有心人说成那副样子,好好的一个人,声誉不就全完了!她到底是为着您才做下那样糊涂的事,这会儿好容易有了份不错的姻缘,您就当是成全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也该站出来说两句话。这事到底还得靠您出面澄清,才能还巧珍一个公道。”
如何澄清呢?要把方巧珍往贞洁烈女的路子上打造,还不能说她确凿对自己有情,那就只好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承认是他悔婚在先,承认他对不住方家一门。
他平心静气,尽量耐着性子问,“您想让我怎么做?”
支支吾吾一刻,方济琛半红了脸,“您看,其实街面上不少人家都知道了,您是和家里那位姑娘有情的……要不然,您就说一句,是因为另有了人,才非要退的亲事。巧珍那时节也是因为愤懑不平,又兼着年轻赌气,被好女不事二夫的念头困住了,才一时想不开,您看这样……”
他禁不住笑了,截断方济琛的话,“您是觉得我的名声已经够坏了,不差再添上这一笔,所以怎么作践都是应该的,是么?”
说完,两下里都无言,方济琛缄默着,不反驳就算是承认了他的话。
顾承只觉得匪夷所思,面前的人期期艾艾,心里却有笃定的主意。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会答应,就因为方巧珍为他死过一回?他从此以后就要任人予取予求?
当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方家对这门亲如此看重,说白了还是为攀上中军都督府这棵高枝。他想起那个面容清丽温婉的女子,不由地真心为她的命运一叹。不知道她清不清楚,自己俨然已被父兄家人,当成了前进路上的一颗踏脚基石。
他不想虚以委蛇,于是直中要害,“关于那位黄少爷,令妹知道有他这个人?她也属意,愿意去做填房?”
方济琛的脸一下子全红了,想着顾承看着和顺,却是一点不好拿捏。这样问话分明是在暗示,他们不顾巧珍的感受执意做亲,实则是为求荣华不惜拿妹子做交换。
是,即便如他所言,可又有什么大错呢?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希冀追求不同,他顾承淡薄名利,无欲则刚,可他们方家兄弟还要一步步往上爬,还指望这辈子能光宗耀祖。官场风波险恶,如果没有助力,没有帮衬,谁知道他们得辛苦恣睢到几时才能换得一份升迁!
他越想越恨,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有过错,“三爷,您问得奇怪。巧珍自然是知道的,也为黄少爷的一片痴心所感。就冲这点,您难道不觉得该成全一对有情人么?世道艰难,能遇上个真心相待的人本就不易。将心比心,您应该都明白的。我说的事虽然于您名声有损,可到底男人比女人在名声上要便宜得多!何况您不是说,迟早要离开京师?既然要走,那些风言风语也好,闲话中伤也罢,就和您都没有关系了。您就当是还巧珍一个人情,不过是上下嘴皮一碰的事,于您到底有什么艰难的?”
摆在顾承眼前的世界还真是光怪陆离,可方济琛还有更加光怪陆离的话要说,“三爷,您是个好人,自小就仁义,答应的事从不食言,也从不欠别人的情儿。这些我们都是知道的,家里太太因为您是仁人君子,当初才愿意把巧珍定给您。如今这个局面,只怕她这辈子的福祉都只在您一句话里。只要您肯松口,做出个样子来,就是成全了她后半生。您原本已舍得下一切,又何必再去纠结那些虚名,为此误了一个女子的一生,您真忍得下心么?”
原来他的仁义,忽然间变成了可被利用的枷锁,再辅以人情福祉这样的借口,由此就想将他牢牢缠缚住。
他霍然站起身来,不再留转圜余地,“这个忙我帮不了,说一千到一万,我没有做对不起您家的事儿,是怎么样就该怎么样。举头三尺有神明,我顾家一样有先祖,我顾承一样有父母,您不能把我往绝路上逼。”
他沉着气息,越步绕开方济琛。才走了两步,忽然听到身后扑通一声。不必回首,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步子还是停了下来,他不能转头,因为见不得七尺男儿膝下的孱弱绵软,但那凄惶的声音还是一字一顿的飘入耳中。
“就当是为巧珍求您了,您总能想得到——倘若这门亲事再做不成,巧珍这辈子就真的完了。还有哪户人家会娶她这样一个人呐!求您看在她的面子上,超生我们一家罢……”
☆、第60章
<血溅>
五更鼓敲过,天边露出一点蟹青色。顾承以手支头,像是在假寐。
荒唐的故事讲完,他想着身边人惯做的反应,微微笑起来。如果是她,一定不会答应方家人的要求,多半还会当场发作,打得方济琛满地找牙,那样的场景倒也算十分痛快。
他莞尔,半晌又摇摇头,可惜他做不来,他已习惯控制自己的情绪。诚如他对沈寰所言,他是个不喜欢失控的人。何况在这桩荒唐事里,他除了对方家人充满鄙夷,对方济琛愤怒不屑,毕竟还有着对方巧珍的一丝同情和怜悯。
坊间流言蜚语一向传得飞快,顾承甚至人在家中坐,也能听到院外七姑八姨们的奚落讥笑。他自是无所谓,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这会儿打开大门走出去,坦然从容,目不斜视的穿过闲话人群,那些声音就会在一瞬间消失殆尽。
因为事关品行操守,而人们在这件事上,永远将男人与女人区别对待——对男人,远比对女人要宽宏得多。
所以不必方济琛提醒,他也能想象得出,方巧珍今后的日子会有多难。在不多的几次接触里,他感受得出,方巧珍是个温柔敏慧的人,心思纤细,善感多情。倘若他的人生没有阴差阳错的出现沈寰,或许现在他已和方巧珍成为夫妻。他会疼惜她、照拂她,甚至最终也可能会爱上她。
不过那已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对方巧珍,他始终没有失之交臂的怅然,却在昨日之后,渐渐有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愧疚感。
有些事,注定要男人来背负。这当中或许无关仁义,甚至也无关道义,只需要有纯粹发自肺腑的同情,那便足够了。
顾承再度踏足方宅时,又在门前领略了人们对捕风捉影的热情。一刻钟前,那位黄少爷领着媒人亲自登门。一刻钟后,曾经的未婚夫婿找上门来。方家当真是养了个极好的闺女,叫两个男人挣破了头的抢,只不知道这一个女孩儿究竟能许几户人家!
方济琛对他的到来,简直有种如获至宝的快慰。他当然能想到,顾承今日登门,不是来闲话家常,也不是来兴师问罪。这个男人骨子里到底还是正人君子,他没看错人。现如今君子已不多见了,因为稀缺,所以更加难融于世。
一刹那,方济琛悲哀的想,这不是君子的过错,而是小人太多的缘故。可小人更适于生存法则,他们会在乱世里活得如鱼得水,像是自己。今日之后,或许就会开启平步青云的坦途。
黄家那位少爷单名一个旭字,人如起名,灼灼如初升朝阳,精干锐利。他对顾承表现出丝毫不加掩饰的愤慨和鄙薄,年轻的面孔昂然傲慢,几乎就要拿鼻孔对着这个昔日,或者说当下的情敌。
花厅上坐满了人,除却方巧珍,方家各路人马悉数到场。那位媒人想必也是受了黄太太指派,一面监督黄旭别有过激之举,一面来听听看,方家和顾承二者究竟孰是孰非。
打一进门,顾承就看见院中侍立的几名年轻兵士,虽着便服,也能想见得出该是中军都督府的人。他心里发笑,自己又一次被摆上了龙潭虎穴。然而话不必多说,他言简意赅,对着方家长辈,掷地有声的讲明:当初退亲是他先提出来的,因为他心有所属,所以不能履约。至于方小姐自伤之举,实为年轻气盛,一时想不开之故。他们从前不曾有过交往,只在街上偶然碰过一面。方小姐当然不会因一面之缘对自己产生任何情愫。
言尽于此,他也不必多留,向方家长辈欠身行过礼,便即告辞离开。
尚未转身,那位黄旭已先声夺人,“既然你都承认,就是罔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换句话说就是罔顾道义人伦,不孝不悌。怨不得方姑娘会那般衔恨,许给你这样的人,真是让人蒙羞!”
轻蔑地笑出声来,他摇头再道,“可惜真正该羞愧的人,却丝毫不知羞。你险些害得方姑娘殒命,如今说上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想蒙混过关?”
她老神在在的沉浸在回忆里,表情时而柔缓,时而伤感。白音惯会察言观色,小心问道,“大爷,您想什么呢,是不是想起了从前的心上人?”
她蓦然回神,冷冷否认,“你很喜欢揣测别人的心思?”
白音被她眸光逼视,不敢多看,垂着眼分辨,“习惯了,我这样人走到哪儿不得看别人眼色么。再说您才刚那样,分明就是在思念某个人。”
见她不说话,才又敢大着胆子问,“大爷,您是怎么走上这条道儿的?我瞧您言谈举止,也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是家里出事了,还是家人叫您嫁您不喜欢的人,怎么就一个人跑出来呢?”
她轻笑出来,半真半假的说,“我是逃婚。不过是因为人家看不上我,我有自知之明,所以干脆离开好了。”
“不会罢?那他得多不长眼啊。”白音啧啧叹道,“您一看就是个美人儿,又这么有本事。我瞧您那个未婚夫婿一准不是瞧不上您,是自觉高攀不起才对。”
她切了一声,“你怎么知道我是美人?你连我长什么样儿都没见过。”
方才洗澡的时候,她可没让白音看见自己洗去假面,露出真容的样子。可白音自有一番道理,“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就跟您让我把自个儿也扮上是一回事。您要是生得其貌不扬,不用掩饰就能教人把您当成男人,哪儿还用费这么大劲,镇日装一幅假脸出来?
“所以说啊,您一定是个百里挑一的美人。兴许我在您面前,就跟一粒沙子搁在了珍珠跟前儿似的。回头等哪天您对我不防备了,能真心信得过我的时候,好歹让我见识一下您的美貌。”
说着自顾自地抚掌笑起来,“得嘞,就这么说定了。见识过了,我以后也就不拿自个儿的长相说嘴了。”
沈寰听过笑笑,果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大姐,她一车的话把自己都说困了。和衣往炕上一倒,不再搭理她,径自闭目养神去了。
这一觉歇下就睡到天色转暗,睁眼时瞧了瞧更漏,已是近二更时分。白音很是规矩的要了一床被褥,和衣躺在了地下,听声音像是睡得十分深沉。
她翻个身,看着炕头落下来一缕幽幽月光。夜阑人静,辗转片刻便知道再难成眠。只是猜测着同样的月光,是不是也照在那个人的床畔。
长长一叹,突然觉得窗外清影一闪。她猛地坐起身,握住袖中一枚三寸小箭。右臂一抬,就听窗纸噗嗤一响,清影沉寂下去,却传来一声低沉动听的浅笑。
她双目微眯,望了望炕下兀自沉睡的人,随后迅速坐起,悄无声息的奔出门去。
一连追了十几里路,身后小镇越来越远,方才看见前方站着的人,背影依然苍劲,也依然萧瑟寂寥。
“你到底还是追上了我,看来想摆脱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那人转身,正是许久未曾现身的杨轲,“就那么想摆脱我?我自问并不曾纠缠你。”
她哼了一声,“你跟了我多久?还是从我离开京城,你就一直在我身后?”
杨轲摇头,“我不知道你何时离开,只是去了顾宅,才晓得你已经走了。”
她心口忽然一紧,“你去了顾家?”藏了许久的疑问终于脱口而出,“你是不是见过顾承,和他说过什么?”
他平静的望她,肯定的说没有,“我有见他的必要么?”
这倒和顾承的说法一致,她一时失语,脑子里徘徊不去的,还是顾宅两个字。
“你,去顾家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他?”
杨轲点头笑笑,“看到了。”
她一颗心又再度提上来,半晌深吸气,坦然直问,“他过的好么?”
几乎是聚精会神,在等待接下来的答案。可惜那些话却不能令她觉出欣慰,“应该还不错,他不是要成亲了?方家的人近来时常出入顾宅,方姑娘的几个哥哥对这事都很上心。”
“你说真的?”她心有不甘,疾声喝问,“你当真看见了?”
杨轲毫无愠色,淡淡颔首,对她描述了一遍方巧珍家人的模样,“我是真的看见了,至于顾三爷。”他略一停顿,像是在思索该如何形容才好。
“眼下确是有些忙碌,也许是为筹办婚事。毕竟是小登科,总归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第59章
<缠缚>
他就要成婚了……轻飘飘几个字,不亚于一记恶毒的诅咒,劈头盖脸重重捶落下来,只一瞬间,就砸得她的神魂都颤了一颤。
胸膛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碎裂开来,随着漫天凄清的月光一道,陨落在深秋野外荒芜的土地上。
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没有想过,然而心里再怎么假设,再怎么念上千遍万遍,也还是不及亲耳听到来得真切,来得惨伤。
离开的这十天半月,她私底下不知道安慰过自己多少次,总有一天她还是会回去找他,因为她隐隐知道,他一定会在原地等着她。也许他们现在不得相见,也许未来一段时间会隔山隔海,可只要那一点心念不断,彼此间就还是会有斩不断的牵绊。
可惜听过那句话,再想想,这大约只是她自我疗伤和安慰的说法。待她回去的时候,使君已有妇,他如果轻轻巧巧给出一个答案,说不……那么她便再想不出,还能用什么样的立场来要求他重新回到她身边。
如此落局,归根到底,是她自己拣的。他将她看得那么通透,话说得那么契合熨帖,什么希望她再成全他一回,其实她心里清楚,他只是想要帮她去成全心里的那点执念。
她绝非懵懂,从始至终甚至还在推波助澜。那一晚她用恨意怨愤来掩盖心酸留恋,仗着他对她的顾惜,凛然作态。或许是从那一刻起,她就已经主动拱手,将他送给了别人。
野地里有风呼啸吹过,那一弯拂在她心头的惨淡月光,和落在顾家小院里的银色月华一样,不过都是为照亮痴男怨女心底翻涌的,无处安放的情潮。
顾承自浅眠中醒过来,睁开眼,回味着方才梦里的容颜。虽然模糊迷离,但丝毫不影响他分辨得出那是谁,反反复复兜兜转转,总归都只有那一个人而已。
可叹她还是那么锲而不舍、紧追不放,以至于每晚都会出现在他梦里,以至于阖上眼她的脸就在眼前。有时候他也禁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越是静谧无人时,越是不想心生波动时,与她的纠缠就越是厉害,简直像是无休无止。
他以前不懂,只是思念一个人罢了,怎么会让人铭心刻骨?直到那天清晨,他站在窗下,隔着一道朦胧的光,看见她昂首阔步的推开门,走出他的视线,渐渐地再也望不见听不见。他终于恍然彻悟,原来思念就像是蛊毒,会在不知不觉间一点点种在心里,一点点融入血液,然后再等到一个求不得也放不下的时点,轰然发酵,婉转迁延至筋脉骨髓。
只是,他知道思念会何时发作,却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消散得掉。
横竖睡不着,他索性起身,披上外衣,走到院子里。有些事,即便不去想,也还是没有用......那棵枣树下还摆着两张藤椅,他坐下来,假装身旁还有一个人,就这样相伴坐着,他只要随意的和她说说话就好。
谈些什么呢?如果是她来说,应该会有很多大开大阖的故事。有江湖奇闻,有异人志士。因为不必参与,他便可以听得心安理得。有些话他确实不曾隐瞒过她,关于那些恩怨杀戮,他是真的不能认同。诚然这也算是他的执,可到底无计可施,那么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不因自己而去勉强她。
她的故事,也许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他的呢,却是一言难尽。如果她问起,这些日子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他几乎都有些难以启齿......无可奈何的想着,只怕不管他怎么描述,结果都会招来她的奚落。他笑着回味,笑着构想,那些她可能挪揄和讽刺他的言语。
他思量着,唇角渐渐浮现出莫可奈何的笑容,试着把白天发生的,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讲给她听。
起初是方济琛来找他,一派客套,开场白让人颇感欣慰,“巧珍这会儿已想通了,人一活分过来,也就不那么犟驴似的认死理。我们太太可算松了一口气。说起来还得多谢三爷醍醐灌顶,您这份恩德,先不论别人怎么着,我是头一个记在心里的。”
他含笑听着,略感踏实,能有这样的结局该算是皆大欢喜。只是他有直觉,方济琛还有后话要说。
果然道过了感激,对方脸上渐渐现出愁苦,吞吞吐吐似是有些难言之隐。
他都看在眼里,既然没法回避,干脆请方济琛不必讳言,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于是一段原本与他无关的故事被讲述出来:前些日子,方巧珍听了顾承劝慰的话,自觉愧对双亲,身上业罪太深,所以发愿要日行一善。每日都去寺里亲身烧香祷告,不想却因此结下一段缘分——被中军都督府黄同知家的公子无意间撞见,黄少爷自己是詹事府录事,今年不过二十四,家世显贵,年轻有为。前头妻子娶了一年就染病去了。他因见了方巧珍,自此一心惦记上了她,托人打听知道了是方家的闺女,急忙央着家里太太上门提亲。
论理两家还是隔着些门第,可黄少爷娶的是填房,比原配差着一层,倒也不碍。黄太太疼爱儿子,想着只要女方人品过得去,其余的都还好说。不想也不知是哪个烂了舌头的,把从前方巧珍订过亲,还被人家对方退了亲的事在黄太太跟前咕哝起来,说得是添油加醋,绘声绘色。且最招黄太太忌讳的,是来人说方巧珍心仪前头定亲那人,因人家不愿娶她,她便以死相逼,结果弄得阖家不宁。黄太太一听这话,心登时凉了半截。转头就和儿子说,不中用,人家心里有人了,再说她家不能招这样有城府心机,动辄拿生死要挟人的媳妇儿。
要是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倒也相安无事。可黄少爷偏又是个实心眼的,也不知怎么就一见钟情,情根深种,硬是不依母亲的话,闹得沸反盈天。黄同知气他为个女子忤逆母亲,把他关起来好打了一顿,直到这会儿人还下不了。可躺在床上仍是不忘叫小厮来方家传话,说他今生今世就要娶方巧珍为妻,如果不能,他这辈子就终身不娶。他说到就一定能做到,只求方巧珍能等他一段时日,他一定能想办法解决这事。
方济琛说完,长叹不已,半晌默然下来,只是拿眼睛盯着顾承看。
故事不算体面,自然不会白同他讲。顾承没有百转千回的心思,却自有他的透彻通达。这是方家又见他无人可依,想再一次给当让他上。可是眼下,他却不想接下这个当。所以话说完,他没有言语一声。
方济琛见他不接话,心内焦急,“三爷,您看这事儿闹的,我说起来也是没脸,可少不得还得腆着脸来求您。巧珍当日自戕为的是什么,您心知肚明,本是她一片坚贞,结果却被有心人说成那副样子,好好的一个人,声誉不就全完了!她到底是为着您才做下那样糊涂的事,这会儿好容易有了份不错的姻缘,您就当是成全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也该站出来说两句话。这事到底还得靠您出面澄清,才能还巧珍一个公道。”
如何澄清呢?要把方巧珍往贞洁烈女的路子上打造,还不能说她确凿对自己有情,那就只好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承认是他悔婚在先,承认他对不住方家一门。
他平心静气,尽量耐着性子问,“您想让我怎么做?”
支支吾吾一刻,方济琛半红了脸,“您看,其实街面上不少人家都知道了,您是和家里那位姑娘有情的……要不然,您就说一句,是因为另有了人,才非要退的亲事。巧珍那时节也是因为愤懑不平,又兼着年轻赌气,被好女不事二夫的念头困住了,才一时想不开,您看这样……”
他禁不住笑了,截断方济琛的话,“您是觉得我的名声已经够坏了,不差再添上这一笔,所以怎么作践都是应该的,是么?”
说完,两下里都无言,方济琛缄默着,不反驳就算是承认了他的话。
顾承只觉得匪夷所思,面前的人期期艾艾,心里却有笃定的主意。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会答应,就因为方巧珍为他死过一回?他从此以后就要任人予取予求?
当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方家对这门亲如此看重,说白了还是为攀上中军都督府这棵高枝。他想起那个面容清丽温婉的女子,不由地真心为她的命运一叹。不知道她清不清楚,自己俨然已被父兄家人,当成了前进路上的一颗踏脚基石。
他不想虚以委蛇,于是直中要害,“关于那位黄少爷,令妹知道有他这个人?她也属意,愿意去做填房?”
方济琛的脸一下子全红了,想着顾承看着和顺,却是一点不好拿捏。这样问话分明是在暗示,他们不顾巧珍的感受执意做亲,实则是为求荣华不惜拿妹子做交换。
是,即便如他所言,可又有什么大错呢?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希冀追求不同,他顾承淡薄名利,无欲则刚,可他们方家兄弟还要一步步往上爬,还指望这辈子能光宗耀祖。官场风波险恶,如果没有助力,没有帮衬,谁知道他们得辛苦恣睢到几时才能换得一份升迁!
他越想越恨,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有过错,“三爷,您问得奇怪。巧珍自然是知道的,也为黄少爷的一片痴心所感。就冲这点,您难道不觉得该成全一对有情人么?世道艰难,能遇上个真心相待的人本就不易。将心比心,您应该都明白的。我说的事虽然于您名声有损,可到底男人比女人在名声上要便宜得多!何况您不是说,迟早要离开京师?既然要走,那些风言风语也好,闲话中伤也罢,就和您都没有关系了。您就当是还巧珍一个人情,不过是上下嘴皮一碰的事,于您到底有什么艰难的?”
摆在顾承眼前的世界还真是光怪陆离,可方济琛还有更加光怪陆离的话要说,“三爷,您是个好人,自小就仁义,答应的事从不食言,也从不欠别人的情儿。这些我们都是知道的,家里太太因为您是仁人君子,当初才愿意把巧珍定给您。如今这个局面,只怕她这辈子的福祉都只在您一句话里。只要您肯松口,做出个样子来,就是成全了她后半生。您原本已舍得下一切,又何必再去纠结那些虚名,为此误了一个女子的一生,您真忍得下心么?”
原来他的仁义,忽然间变成了可被利用的枷锁,再辅以人情福祉这样的借口,由此就想将他牢牢缠缚住。
他霍然站起身来,不再留转圜余地,“这个忙我帮不了,说一千到一万,我没有做对不起您家的事儿,是怎么样就该怎么样。举头三尺有神明,我顾家一样有先祖,我顾承一样有父母,您不能把我往绝路上逼。”
他沉着气息,越步绕开方济琛。才走了两步,忽然听到身后扑通一声。不必回首,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步子还是停了下来,他不能转头,因为见不得七尺男儿膝下的孱弱绵软,但那凄惶的声音还是一字一顿的飘入耳中。
“就当是为巧珍求您了,您总能想得到——倘若这门亲事再做不成,巧珍这辈子就真的完了。还有哪户人家会娶她这样一个人呐!求您看在她的面子上,超生我们一家罢……”
☆、第60章
<血溅>
五更鼓敲过,天边露出一点蟹青色。顾承以手支头,像是在假寐。
荒唐的故事讲完,他想着身边人惯做的反应,微微笑起来。如果是她,一定不会答应方家人的要求,多半还会当场发作,打得方济琛满地找牙,那样的场景倒也算十分痛快。
他莞尔,半晌又摇摇头,可惜他做不来,他已习惯控制自己的情绪。诚如他对沈寰所言,他是个不喜欢失控的人。何况在这桩荒唐事里,他除了对方家人充满鄙夷,对方济琛愤怒不屑,毕竟还有着对方巧珍的一丝同情和怜悯。
坊间流言蜚语一向传得飞快,顾承甚至人在家中坐,也能听到院外七姑八姨们的奚落讥笑。他自是无所谓,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这会儿打开大门走出去,坦然从容,目不斜视的穿过闲话人群,那些声音就会在一瞬间消失殆尽。
因为事关品行操守,而人们在这件事上,永远将男人与女人区别对待——对男人,远比对女人要宽宏得多。
所以不必方济琛提醒,他也能想象得出,方巧珍今后的日子会有多难。在不多的几次接触里,他感受得出,方巧珍是个温柔敏慧的人,心思纤细,善感多情。倘若他的人生没有阴差阳错的出现沈寰,或许现在他已和方巧珍成为夫妻。他会疼惜她、照拂她,甚至最终也可能会爱上她。
不过那已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对方巧珍,他始终没有失之交臂的怅然,却在昨日之后,渐渐有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愧疚感。
有些事,注定要男人来背负。这当中或许无关仁义,甚至也无关道义,只需要有纯粹发自肺腑的同情,那便足够了。
顾承再度踏足方宅时,又在门前领略了人们对捕风捉影的热情。一刻钟前,那位黄少爷领着媒人亲自登门。一刻钟后,曾经的未婚夫婿找上门来。方家当真是养了个极好的闺女,叫两个男人挣破了头的抢,只不知道这一个女孩儿究竟能许几户人家!
方济琛对他的到来,简直有种如获至宝的快慰。他当然能想到,顾承今日登门,不是来闲话家常,也不是来兴师问罪。这个男人骨子里到底还是正人君子,他没看错人。现如今君子已不多见了,因为稀缺,所以更加难融于世。
一刹那,方济琛悲哀的想,这不是君子的过错,而是小人太多的缘故。可小人更适于生存法则,他们会在乱世里活得如鱼得水,像是自己。今日之后,或许就会开启平步青云的坦途。
黄家那位少爷单名一个旭字,人如起名,灼灼如初升朝阳,精干锐利。他对顾承表现出丝毫不加掩饰的愤慨和鄙薄,年轻的面孔昂然傲慢,几乎就要拿鼻孔对着这个昔日,或者说当下的情敌。
花厅上坐满了人,除却方巧珍,方家各路人马悉数到场。那位媒人想必也是受了黄太太指派,一面监督黄旭别有过激之举,一面来听听看,方家和顾承二者究竟孰是孰非。
打一进门,顾承就看见院中侍立的几名年轻兵士,虽着便服,也能想见得出该是中军都督府的人。他心里发笑,自己又一次被摆上了龙潭虎穴。然而话不必多说,他言简意赅,对着方家长辈,掷地有声的讲明:当初退亲是他先提出来的,因为他心有所属,所以不能履约。至于方小姐自伤之举,实为年轻气盛,一时想不开之故。他们从前不曾有过交往,只在街上偶然碰过一面。方小姐当然不会因一面之缘对自己产生任何情愫。
言尽于此,他也不必多留,向方家长辈欠身行过礼,便即告辞离开。
尚未转身,那位黄旭已先声夺人,“既然你都承认,就是罔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换句话说就是罔顾道义人伦,不孝不悌。怨不得方姑娘会那般衔恨,许给你这样的人,真是让人蒙羞!”
轻蔑地笑出声来,他摇头再道,“可惜真正该羞愧的人,却丝毫不知羞。你险些害得方姑娘殒命,如今说上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想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