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_分卷阅读_653
此时,仿佛一切都烟消云散,尘埃落定了般,整个甘露殿变得寂静索然。
偌大一个殿中,只有李二陛下、长孙皇后,还有襁褓中那个酣睡正甜的婴儿。
“哇啦……”
一道婴孩的啼哭声打破了这份寂静,正是长孙皇后襁褓中的那个孩子从睡醒中猛然啼哭开来。
长孙皇后立马抱紧了襁褓轻轻拍打着,哼着细如蚊声的歌谣哄骗止哭着。
李二陛下听着孩子的婴婴啼哭,百炼钢立马化作绕指柔,面无表情的脸上浮现几分不忍和满满慈爱,赶忙站起身来靠拢至长孙皇后的跟前,伸出手来逗弄着孩子,哄道:“雉奴不哭不哭哦,是父皇嗓门太大,吓到雉奴了吧?”
雉奴,正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李治的小名。
说来也怪,长孙皇后轻拍襁褓哼着小曲儿无济于事,但经李二陛下这么一开口逗哄,雉奴立马止住了哭啼,随后吧唧两下小嘴,又呼呼睡着了。
李二陛下见着幼子这般憨态可掬,不由莞尔一笑,因为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手足相残所带来的心中阴霾,顿扫而空。
长孙皇后见着雉奴睡着,稍稍抬起头来看着丈夫,欲言又止,犹犹豫豫。
李二陛下好似心有灵犀般地看着妻子,问道:“观音婢,有话想说?不要憋在心里,你我夫妻还有什么不能直言的?”
称呼长孙皇后一声观音婢,说明李二陛下现在心情没有之前那么糟糕了。
随即,长孙皇后抱着雉奴,悠悠叹息道:“陛下,承乾和泰儿的确是荒唐至极。他们两兄弟这么闹,别说您,就连臣妾都看着生气。可是,陛下您刚才的惩罚是不是太重了?一个贬黜爵位,发配黔州那等黑山白水之地受苦,一个废黜太子之位,沦为圈禁看管的废太子。这等惩罚委实太重了,毕竟他们年纪还小,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念在他们二人少不更事,念在他们二人乃是你我亲生孩儿的份儿上,臣妾恳求您收回陈命吧。”
“唉……”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饱含深情地看着满脸愁容的长孙皇后,叹道:“观音婢,恰恰因为他们是朕的儿子,恰恰因为他们是年纪尚小,所以朕才这般严厉处罚于他们。本该是兄友弟恭,却偏偏祸起萧墙,手足相残。皇后啊,玄武门之事虽然已过五六载,但朕却是历历在目啊。如果再任由他们兄弟二人这般胡闹妄为下去,将来还会有第二个玄武门惨剧发生啊。朕已经错过一次,不愿将来朕的儿子们也再重蹈覆辙。”
长孙皇后知道丈夫对当年玄武门之事至今耿耿于怀,虽说不愿亲口向天下承认这件事情是自己错了,但午夜梦回之时往往会在睡梦中喊着太子建成和齐王的名字。也只有当着自己一人的面,丈夫才会说出心里话。
但是,长孙皇后一想到丈夫对两个儿子的惩罚,还是不肯放弃地劝说求情道:“陛下,可是承乾和泰儿……”
“观音婢,别说了!”
李二陛下知道妻子想要再说些什么,无非就是求情的话,于是打断道:“正因为他们二人年纪还小,还没到不可回头的地步,所以朕才痛下心来作出这番处罚。你刚才也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希望他们能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他们能明白兄弟亲情的弥足珍贵。
皇后,民间有俗语,叫做慈母多败儿。朕知道你疼爱儿子,可朕又何尝不疼爱他们?但是,朕今日必须给他们一个惨痛教训,好让他们尽早知错,尽早悔改。朕知道,惩罚是严厉了一些,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今日之惩罚能够唤回他们兄弟昔日的亲情,朕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长孙皇后好像从丈夫的话里听懂了一些弦外之音,眼中突然闪烁着几分喜色,小心翼翼地揣测道:“陛下,你是说只要他们兄弟俩能够知错悔改,将来您还会将他们召回长安。而且,还会恢复泰儿的魏王爵位,恢复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二陛下没有点头,不过也没有摇头,而是搪塞了一句:“朕没说过,你也别瞎猜了,好好照顾雉奴,朕先去望北阁那边批阅奏章,晚上再过来甘露殿宿夜。”
说罢,李二陛下便舍下长孙皇后,大步地朝着殿外奔去。
看着丈夫刚毅而又匆忙的背影,长孙皇后又紧了紧怀中的孩子,对着襁褓中的婴儿幽幽说道:“雉奴啊雉奴,母后也越来越看不懂你的父皇了。到底是虎毒食子呢?还是用心良苦?母后也看不透了,雉奴长大了要学乖啊,一定不要学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才是。”
“咯咯,咯咯……”
襁褓中的孩子貌似醒来了,但不哭不闹,反而睁着眼睛一脸萌态地发着憨笑。
同一时间,离甘露殿有一段距离的夙凤殿内。
此时,隋朝公主出身的杨妃正跟往常一样,正坐在铜镜妆台前让宫女替她梳拢着满头青丝。
两名宫女,一名端着盛放着篦子和金钗银簪的木盘,一名则是站在杨妃的后头,动作轻缓柔和地替她梳着头发。
杨妃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幽幽叹道:“唉,伊人憔悴渐消瘦,一晃眼这些年过去,本宫竟然也有白头发了。”
“嘻嘻,贵妃娘娘说笑了。”正替她梳发的宫女娇笑道,“您这满头乌发哪里生出白发来了?恕奴婢眼拙,愣是找不出一根白发来呢。”
“对哩对哩,依奴婢来看,娘娘走出夙凤殿往皇上跟前一站,端的是六宫粉黛无颜色呢。”
杨妃听着两个宫女这番对话,不由有些开心地笑地呵斥道:“你们这两个嘴巧的死丫头,倒是哄得本宫开心。看赏,统统看赏。”
说着,杨妃从木盘上随意捡起两把玉簪,赏给了两个宫女。
宫女得赏,自然是喜笑颜开,纷纷道谢娘娘千岁。
就在这时,夙凤殿外猛然传来一阵踢踏的脚步声,一道声音急急传入杨妃耳中:“母妃,母妃,出……大事儿了!”
恪儿?
杨妃一听出了大事,面色不由一变,脸罩寒霜,连带着刚才那两个得赏的宫女都有些面色僵硬起来,纷纷心中忐忑地扭头望向门口。
霎时,头戴冲天冠,一身蟒袍腰缠玉带,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的蜀王李恪,跑进了杨妃的视线之内。
第869章 杨妃与蜀王李恪
“恪儿?你怎么来了?”
杨妃从铜镜梳妆台前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冲旁边贴身紧随的两名宫女示意退下,然后心里打着鼓地走向自己的儿子李恪。
走近一看,此时的李恪正满脸兴奋盎然之色,她不禁蹙眉暗道,莫非不是出了大事,而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儿不成?
随即她问道:“恪儿,看你这神情激动的兴奋样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让你这般开心?”
李恪嘴角噙笑,满面喜色,见着两名宫女走出殿门之后,立马飞奔到杨妃的跟前,问道:“母妃,喜事,天大的喜事,您知道就在皇儿路过甘露殿时,瞅见了什么事儿吗?”
甘露殿?
杨妃一听这三个字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脑海中不由地浮现起那张端庄典雅的面容——长孙无垢。
蓦地,杨妃大胆揣测道:“莫非长孙无垢那女人归天了?”
“呃……不是!”
李恪知道自己的母亲因为长孙皇后被父皇独宠,而一直记恨在心,整日恨不得长孙皇后归天,好没人跟她在父皇面前争宠。
杨妃一听不是这个,满满的期待感瞬间破灭,没好气道:“那甘露殿还能有什么喜事?恪儿莫要兜圈子,赶紧说吧。”
李恪见着母亲颇为扫兴的样子,于是不再卖关子,而是兴奋说道:“母妃,刚才父皇在甘露殿中龙颜震怒,大发雷霆。他亲口传旨长孙无忌,不仅贬黜了魏王的爵位,将其发配黔州封地,还废黜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估计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长孙无忌已经拟完圣旨前往宗正寺找江夏王叔去签押盖印去了。”
“什么?”
杨妃大惊失色,惊得头上一枚金簪玉钗抖动,更是有一枚凤钗掉落在地,发出一声叮当脆响。
不过她顾不得去捡,而是神情错愕地问道:“恪儿,这是真的?”
李恪沾沾自喜道:“这还能有假?儿臣为求证此事,还特意找了今日职守甘露殿的内侍宦官董顺问询,嘿嘿,确有此事啊,母妃。”
杨妃深居在夙凤殿中,压根儿就不知道今日魏王府发生之事,更不知道甘露殿中的事件始末,自然很是纳闷费解地问道:“这……这到底为了什么?今日皇上为何一反常态不仅贬黜了魏王李泰,还废了太子?据本宫所知,李泰可是皇上最为宠爱的皇子啊,而且太子承乾更是有长孙无忌等一干重臣的大力支持。这,这委实令人匪夷所思了。”
李恪给董顺许一些好处,自然从董顺的口中打听到了基本的情况。
随后,他便将太子纵兵闯魏王府,及甘露殿内李承乾李泰兄弟二人狗咬狗,最终惹来皇帝震怒诸事,皆一一道了出来。
李恪越说越是兴奋,越说越是眉飞色舞,止不住地滔滔不绝,最后将自己藏在心底的那点野心也道了出来:“母妃,如今李泰被贬黔州,李承乾又被废了太子之位,接下来,这些皇子中也就儿臣最有资格继任这个太子之位了吧?哈哈,正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没想到我李恪也有这一天。母妃,您一定要帮我游说游说父皇,好让他封我为大唐的太子。”
说到这儿,李恪看着一脸沉思不语的杨妃,轻轻提醒道:“母妃,您一直以来不都想着在宫里压长孙皇后一头吗?这次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要孩儿成了大唐帝国的太子储君,您定会母凭子贵,到时候恐怕长孙皇后都要退位让贤,将这六宫之主的位置让出来给您吧?哈哈哈……咦?母妃,您怎么好像不怎么开心,不怎么高兴啊?您怎么了?莫非身体不适?”
李恪一个人在那儿傻乐半天后,却发现自己的母亲好像提不起兴致来,反而神情骇然,脸色有些惨白,略微难看。
只见杨妃勉强笑了笑,看着李恪语出寒噤道:“恪儿,你真以为自己笑到了最后?孩子,你知不知道咱们母子刚才稀里糊涂,已经在鬼门关外走一遭了?”
“嘎?母妃何出此言?”
李恪一脸不解,问道:“难道李承乾被废太子,对孩儿与母妃来说,还不算好事不成?”
杨妃摇了摇头,道:“不,李承乾被废固然可喜,但是恪儿莫非忘了董顺刚才与你提及的那具抬进宫来的遗体?”
李恪道:“孩儿知道啊,董顺不是说了吗?那是前隋太子杨勇的尸体,李承乾正是发现了李泰在魏王府中窝藏杨勇,才率兵杀入最后逼得杨勇投井自尽来着。这与我们有何干系?”
“我的傻孩子,这里头关系可大了。”
杨妃看了眼自己这个心比天高,却是粗枝大叶的儿子,提醒道:“杨勇是什么人?那是前隋太子。而母妃又是什么人?母妃可是前隋的公主,与杨勇分属血缘至亲啊。而杨勇又是恪儿你什么人?”
李恪掰扯了下手指,说道:“按照辈分,恪儿应该唤他一声大伯公。”
杨妃道:“这不就结了?恪儿,你身上流着一半的前隋血液,你觉得你的父亲会将李唐天下交给你吗?刚才董顺的话你也听清了,你父皇在甘露殿中屡次下了封口令,不准众人提及杨勇死在魏王府之事,更不准让人在宫外宣扬杨勇之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李恪想了想,说道:“父皇不是担心杨勇之死,会勾起朝野中那些前隋遗臣遗老的眷念故主之心吗?”
杨妃摇了摇头,嗔怪地看了一眼李恪,说道:“傻孩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别人不知你父皇的行事作风,难道母妃还会不了解你父皇吗?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你我母子啊。他是担心有人借着杨勇未死,进长安藏匿魏王府中欲图不轨之事,重翻旧账,来构陷你我母子二人。”
李恪脸色骤变,骇然道:“这怎么可能?我是李唐的后人,大唐的蜀王,杨勇是杨勇,前隋是前隋,关我何事?”
杨妃苦笑一声,道:“孩子,因为我们身上都流着大隋杨氏的血液啊。”
李恪一时无话,经过杨妃一席话,他早已没有了刚才的兴奋与激动。
相反,他更多的是满心的失落和无奈。
他又何尝不知道,因为母妃乃前隋公主的身份,自己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与其他皇子的不同。自打懂事起,他就知道了自己身份的尴尬。
不过,他还是不死心地问道:“母妃,难道就因为我身上流着一般前隋杨氏的血液,就注定了此生我与皇位无缘了吗?”
杨妃有些不忍地看了眼自己的儿子,不过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道:“孩子,母妃其实不奢望你能够取李承乾而代之。母妃就是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长大。同时母妃也期翼你在你父皇在位时,能够获取到更多的倚仗,也好让你自己在将来自保无虞。既然你注定与皇位无缘,就更应该发奋图强,好让你父亲看重,给你更多的权力,让你做一个手握实权的大唐藩王。至少要做到,将来不管谁登基,都不能把你怎么样。你懂母妃的心思了吗?恪儿。”
李恪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此时他心中的无力感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杨妃是个有城府的女人,看着李恪满脸的不甘和怨愤,怎或不清楚李恪的心思?
不过,她还是提醒道:“恪儿,如今李泰被贬,李承乾被废,你别以为自己就能心想事成了。母妃希望你最近深居简出,在家闭门读书,别惹来乱子成为众矢之的。母妃今天就把话放在这儿,你若一心惦记那太子宝座,必定会给自己带来厄运。恪儿,你听清了吗?”
最后一句话,杨妃是冷着脸近乎于咆哮怒吼,言辞也从一开始的提醒变成了最后的告诫。
李恪见着一向宠溺自己的母亲,居然沉着脸发起飙来,一时也被吓到了,自然不敢再忤逆顶撞。
随即,他面色谦恭敬畏地保证道:“母妃放心,儿臣自知轻重,不会乱来的。儿臣保证不会再对太子宝座生出觊觎之心,一定循规蹈矩,做好我的蜀王。将来儿臣会好好侍奉孝顺母妃的。”
“那就好~”
杨妃冰冷的脸上顿时化作柔软万千,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李恪的眼神也尽是了慈母爱意。
可她殊不知,一棵叫做“野心”的小草,已经渐渐地在李恪的心间生根发了芽……
第870章 三系齐心,其利也不能断金
翌日早晨,如期上朝。
早朝之上,李二陛下当众宣布,即日起废黜太子承乾、贬黜魏王李泰。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贬黜亲王倒是无足轻重,群臣都能遵从皇帝的旨意。但是废黜一国太子,这关系到大唐帝国的未来,关系到国祚延续,关系到皇位继承人,又岂是皇帝说废就能废的?
一时间,李二陛下的乾坤独断引来了群臣的反对。
偌大一个殿中,只有李二陛下、长孙皇后,还有襁褓中那个酣睡正甜的婴儿。
“哇啦……”
一道婴孩的啼哭声打破了这份寂静,正是长孙皇后襁褓中的那个孩子从睡醒中猛然啼哭开来。
长孙皇后立马抱紧了襁褓轻轻拍打着,哼着细如蚊声的歌谣哄骗止哭着。
李二陛下听着孩子的婴婴啼哭,百炼钢立马化作绕指柔,面无表情的脸上浮现几分不忍和满满慈爱,赶忙站起身来靠拢至长孙皇后的跟前,伸出手来逗弄着孩子,哄道:“雉奴不哭不哭哦,是父皇嗓门太大,吓到雉奴了吧?”
雉奴,正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李治的小名。
说来也怪,长孙皇后轻拍襁褓哼着小曲儿无济于事,但经李二陛下这么一开口逗哄,雉奴立马止住了哭啼,随后吧唧两下小嘴,又呼呼睡着了。
李二陛下见着幼子这般憨态可掬,不由莞尔一笑,因为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手足相残所带来的心中阴霾,顿扫而空。
长孙皇后见着雉奴睡着,稍稍抬起头来看着丈夫,欲言又止,犹犹豫豫。
李二陛下好似心有灵犀般地看着妻子,问道:“观音婢,有话想说?不要憋在心里,你我夫妻还有什么不能直言的?”
称呼长孙皇后一声观音婢,说明李二陛下现在心情没有之前那么糟糕了。
随即,长孙皇后抱着雉奴,悠悠叹息道:“陛下,承乾和泰儿的确是荒唐至极。他们两兄弟这么闹,别说您,就连臣妾都看着生气。可是,陛下您刚才的惩罚是不是太重了?一个贬黜爵位,发配黔州那等黑山白水之地受苦,一个废黜太子之位,沦为圈禁看管的废太子。这等惩罚委实太重了,毕竟他们年纪还小,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念在他们二人少不更事,念在他们二人乃是你我亲生孩儿的份儿上,臣妾恳求您收回陈命吧。”
“唉……”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饱含深情地看着满脸愁容的长孙皇后,叹道:“观音婢,恰恰因为他们是朕的儿子,恰恰因为他们是年纪尚小,所以朕才这般严厉处罚于他们。本该是兄友弟恭,却偏偏祸起萧墙,手足相残。皇后啊,玄武门之事虽然已过五六载,但朕却是历历在目啊。如果再任由他们兄弟二人这般胡闹妄为下去,将来还会有第二个玄武门惨剧发生啊。朕已经错过一次,不愿将来朕的儿子们也再重蹈覆辙。”
长孙皇后知道丈夫对当年玄武门之事至今耿耿于怀,虽说不愿亲口向天下承认这件事情是自己错了,但午夜梦回之时往往会在睡梦中喊着太子建成和齐王的名字。也只有当着自己一人的面,丈夫才会说出心里话。
但是,长孙皇后一想到丈夫对两个儿子的惩罚,还是不肯放弃地劝说求情道:“陛下,可是承乾和泰儿……”
“观音婢,别说了!”
李二陛下知道妻子想要再说些什么,无非就是求情的话,于是打断道:“正因为他们二人年纪还小,还没到不可回头的地步,所以朕才痛下心来作出这番处罚。你刚才也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希望他们能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他们能明白兄弟亲情的弥足珍贵。
皇后,民间有俗语,叫做慈母多败儿。朕知道你疼爱儿子,可朕又何尝不疼爱他们?但是,朕今日必须给他们一个惨痛教训,好让他们尽早知错,尽早悔改。朕知道,惩罚是严厉了一些,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今日之惩罚能够唤回他们兄弟昔日的亲情,朕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长孙皇后好像从丈夫的话里听懂了一些弦外之音,眼中突然闪烁着几分喜色,小心翼翼地揣测道:“陛下,你是说只要他们兄弟俩能够知错悔改,将来您还会将他们召回长安。而且,还会恢复泰儿的魏王爵位,恢复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二陛下没有点头,不过也没有摇头,而是搪塞了一句:“朕没说过,你也别瞎猜了,好好照顾雉奴,朕先去望北阁那边批阅奏章,晚上再过来甘露殿宿夜。”
说罢,李二陛下便舍下长孙皇后,大步地朝着殿外奔去。
看着丈夫刚毅而又匆忙的背影,长孙皇后又紧了紧怀中的孩子,对着襁褓中的婴儿幽幽说道:“雉奴啊雉奴,母后也越来越看不懂你的父皇了。到底是虎毒食子呢?还是用心良苦?母后也看不透了,雉奴长大了要学乖啊,一定不要学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才是。”
“咯咯,咯咯……”
襁褓中的孩子貌似醒来了,但不哭不闹,反而睁着眼睛一脸萌态地发着憨笑。
同一时间,离甘露殿有一段距离的夙凤殿内。
此时,隋朝公主出身的杨妃正跟往常一样,正坐在铜镜妆台前让宫女替她梳拢着满头青丝。
两名宫女,一名端着盛放着篦子和金钗银簪的木盘,一名则是站在杨妃的后头,动作轻缓柔和地替她梳着头发。
杨妃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幽幽叹道:“唉,伊人憔悴渐消瘦,一晃眼这些年过去,本宫竟然也有白头发了。”
“嘻嘻,贵妃娘娘说笑了。”正替她梳发的宫女娇笑道,“您这满头乌发哪里生出白发来了?恕奴婢眼拙,愣是找不出一根白发来呢。”
“对哩对哩,依奴婢来看,娘娘走出夙凤殿往皇上跟前一站,端的是六宫粉黛无颜色呢。”
杨妃听着两个宫女这番对话,不由有些开心地笑地呵斥道:“你们这两个嘴巧的死丫头,倒是哄得本宫开心。看赏,统统看赏。”
说着,杨妃从木盘上随意捡起两把玉簪,赏给了两个宫女。
宫女得赏,自然是喜笑颜开,纷纷道谢娘娘千岁。
就在这时,夙凤殿外猛然传来一阵踢踏的脚步声,一道声音急急传入杨妃耳中:“母妃,母妃,出……大事儿了!”
恪儿?
杨妃一听出了大事,面色不由一变,脸罩寒霜,连带着刚才那两个得赏的宫女都有些面色僵硬起来,纷纷心中忐忑地扭头望向门口。
霎时,头戴冲天冠,一身蟒袍腰缠玉带,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的蜀王李恪,跑进了杨妃的视线之内。
第869章 杨妃与蜀王李恪
“恪儿?你怎么来了?”
杨妃从铜镜梳妆台前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冲旁边贴身紧随的两名宫女示意退下,然后心里打着鼓地走向自己的儿子李恪。
走近一看,此时的李恪正满脸兴奋盎然之色,她不禁蹙眉暗道,莫非不是出了大事,而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儿不成?
随即她问道:“恪儿,看你这神情激动的兴奋样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让你这般开心?”
李恪嘴角噙笑,满面喜色,见着两名宫女走出殿门之后,立马飞奔到杨妃的跟前,问道:“母妃,喜事,天大的喜事,您知道就在皇儿路过甘露殿时,瞅见了什么事儿吗?”
甘露殿?
杨妃一听这三个字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脑海中不由地浮现起那张端庄典雅的面容——长孙无垢。
蓦地,杨妃大胆揣测道:“莫非长孙无垢那女人归天了?”
“呃……不是!”
李恪知道自己的母亲因为长孙皇后被父皇独宠,而一直记恨在心,整日恨不得长孙皇后归天,好没人跟她在父皇面前争宠。
杨妃一听不是这个,满满的期待感瞬间破灭,没好气道:“那甘露殿还能有什么喜事?恪儿莫要兜圈子,赶紧说吧。”
李恪见着母亲颇为扫兴的样子,于是不再卖关子,而是兴奋说道:“母妃,刚才父皇在甘露殿中龙颜震怒,大发雷霆。他亲口传旨长孙无忌,不仅贬黜了魏王的爵位,将其发配黔州封地,还废黜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估计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长孙无忌已经拟完圣旨前往宗正寺找江夏王叔去签押盖印去了。”
“什么?”
杨妃大惊失色,惊得头上一枚金簪玉钗抖动,更是有一枚凤钗掉落在地,发出一声叮当脆响。
不过她顾不得去捡,而是神情错愕地问道:“恪儿,这是真的?”
李恪沾沾自喜道:“这还能有假?儿臣为求证此事,还特意找了今日职守甘露殿的内侍宦官董顺问询,嘿嘿,确有此事啊,母妃。”
杨妃深居在夙凤殿中,压根儿就不知道今日魏王府发生之事,更不知道甘露殿中的事件始末,自然很是纳闷费解地问道:“这……这到底为了什么?今日皇上为何一反常态不仅贬黜了魏王李泰,还废了太子?据本宫所知,李泰可是皇上最为宠爱的皇子啊,而且太子承乾更是有长孙无忌等一干重臣的大力支持。这,这委实令人匪夷所思了。”
李恪给董顺许一些好处,自然从董顺的口中打听到了基本的情况。
随后,他便将太子纵兵闯魏王府,及甘露殿内李承乾李泰兄弟二人狗咬狗,最终惹来皇帝震怒诸事,皆一一道了出来。
李恪越说越是兴奋,越说越是眉飞色舞,止不住地滔滔不绝,最后将自己藏在心底的那点野心也道了出来:“母妃,如今李泰被贬黔州,李承乾又被废了太子之位,接下来,这些皇子中也就儿臣最有资格继任这个太子之位了吧?哈哈,正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没想到我李恪也有这一天。母妃,您一定要帮我游说游说父皇,好让他封我为大唐的太子。”
说到这儿,李恪看着一脸沉思不语的杨妃,轻轻提醒道:“母妃,您一直以来不都想着在宫里压长孙皇后一头吗?这次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要孩儿成了大唐帝国的太子储君,您定会母凭子贵,到时候恐怕长孙皇后都要退位让贤,将这六宫之主的位置让出来给您吧?哈哈哈……咦?母妃,您怎么好像不怎么开心,不怎么高兴啊?您怎么了?莫非身体不适?”
李恪一个人在那儿傻乐半天后,却发现自己的母亲好像提不起兴致来,反而神情骇然,脸色有些惨白,略微难看。
只见杨妃勉强笑了笑,看着李恪语出寒噤道:“恪儿,你真以为自己笑到了最后?孩子,你知不知道咱们母子刚才稀里糊涂,已经在鬼门关外走一遭了?”
“嘎?母妃何出此言?”
李恪一脸不解,问道:“难道李承乾被废太子,对孩儿与母妃来说,还不算好事不成?”
杨妃摇了摇头,道:“不,李承乾被废固然可喜,但是恪儿莫非忘了董顺刚才与你提及的那具抬进宫来的遗体?”
李恪道:“孩儿知道啊,董顺不是说了吗?那是前隋太子杨勇的尸体,李承乾正是发现了李泰在魏王府中窝藏杨勇,才率兵杀入最后逼得杨勇投井自尽来着。这与我们有何干系?”
“我的傻孩子,这里头关系可大了。”
杨妃看了眼自己这个心比天高,却是粗枝大叶的儿子,提醒道:“杨勇是什么人?那是前隋太子。而母妃又是什么人?母妃可是前隋的公主,与杨勇分属血缘至亲啊。而杨勇又是恪儿你什么人?”
李恪掰扯了下手指,说道:“按照辈分,恪儿应该唤他一声大伯公。”
杨妃道:“这不就结了?恪儿,你身上流着一半的前隋血液,你觉得你的父亲会将李唐天下交给你吗?刚才董顺的话你也听清了,你父皇在甘露殿中屡次下了封口令,不准众人提及杨勇死在魏王府之事,更不准让人在宫外宣扬杨勇之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李恪想了想,说道:“父皇不是担心杨勇之死,会勾起朝野中那些前隋遗臣遗老的眷念故主之心吗?”
杨妃摇了摇头,嗔怪地看了一眼李恪,说道:“傻孩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别人不知你父皇的行事作风,难道母妃还会不了解你父皇吗?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你我母子啊。他是担心有人借着杨勇未死,进长安藏匿魏王府中欲图不轨之事,重翻旧账,来构陷你我母子二人。”
李恪脸色骤变,骇然道:“这怎么可能?我是李唐的后人,大唐的蜀王,杨勇是杨勇,前隋是前隋,关我何事?”
杨妃苦笑一声,道:“孩子,因为我们身上都流着大隋杨氏的血液啊。”
李恪一时无话,经过杨妃一席话,他早已没有了刚才的兴奋与激动。
相反,他更多的是满心的失落和无奈。
他又何尝不知道,因为母妃乃前隋公主的身份,自己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与其他皇子的不同。自打懂事起,他就知道了自己身份的尴尬。
不过,他还是不死心地问道:“母妃,难道就因为我身上流着一般前隋杨氏的血液,就注定了此生我与皇位无缘了吗?”
杨妃有些不忍地看了眼自己的儿子,不过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道:“孩子,母妃其实不奢望你能够取李承乾而代之。母妃就是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长大。同时母妃也期翼你在你父皇在位时,能够获取到更多的倚仗,也好让你自己在将来自保无虞。既然你注定与皇位无缘,就更应该发奋图强,好让你父亲看重,给你更多的权力,让你做一个手握实权的大唐藩王。至少要做到,将来不管谁登基,都不能把你怎么样。你懂母妃的心思了吗?恪儿。”
李恪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此时他心中的无力感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杨妃是个有城府的女人,看着李恪满脸的不甘和怨愤,怎或不清楚李恪的心思?
不过,她还是提醒道:“恪儿,如今李泰被贬,李承乾被废,你别以为自己就能心想事成了。母妃希望你最近深居简出,在家闭门读书,别惹来乱子成为众矢之的。母妃今天就把话放在这儿,你若一心惦记那太子宝座,必定会给自己带来厄运。恪儿,你听清了吗?”
最后一句话,杨妃是冷着脸近乎于咆哮怒吼,言辞也从一开始的提醒变成了最后的告诫。
李恪见着一向宠溺自己的母亲,居然沉着脸发起飙来,一时也被吓到了,自然不敢再忤逆顶撞。
随即,他面色谦恭敬畏地保证道:“母妃放心,儿臣自知轻重,不会乱来的。儿臣保证不会再对太子宝座生出觊觎之心,一定循规蹈矩,做好我的蜀王。将来儿臣会好好侍奉孝顺母妃的。”
“那就好~”
杨妃冰冷的脸上顿时化作柔软万千,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李恪的眼神也尽是了慈母爱意。
可她殊不知,一棵叫做“野心”的小草,已经渐渐地在李恪的心间生根发了芽……
第870章 三系齐心,其利也不能断金
翌日早晨,如期上朝。
早朝之上,李二陛下当众宣布,即日起废黜太子承乾、贬黜魏王李泰。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贬黜亲王倒是无足轻重,群臣都能遵从皇帝的旨意。但是废黜一国太子,这关系到大唐帝国的未来,关系到国祚延续,关系到皇位继承人,又岂是皇帝说废就能废的?
一时间,李二陛下的乾坤独断引来了群臣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