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晋江5.5万收藏)_分卷阅读_6
  自始至终,孟重九丝毫没有提及“人情”一事,就好似忘了一般。孟清和几次想要开口,也被他三言两语岔了过去,反而再三言道,日后孟清和家中有事可直接相托。
  不要利息也不讨本金,还送钱送人,怎么看都不合常理。
  唯一的解释,就是孟清和现在能还的,并不被孟重九看在眼里。
  放长线钓大鱼,长期投资?
  两盏茶后,孟重九起身告辞,孟清和一直将他送到大门口,看着老人花白的头发和稍显伛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沉思。
  老狐狸似乎相当看好自己,莫不是以为自己会有大造化?若他知道自己的远大理想是什么,会不会气得吐血,抄起鞋底狠抽自己一顿,顺带捶着胸口哭诉当初看走了眼?
  不管怎么看,这笔投资都有亏本的危险。
  孟清和靠在门边,仰头看着天上漂浮的白云,是不是该提前给老人家提个醒?两辈子以来,他难得发一回善心。
  “十二叔?”
  身后响起孟三姐的声音,回头,两个小萝莉正手牵着手,大眼睛扑扇扑扇的看着他。
  心形的箭头正中胸口,孟某人的怪蜀黍之魂瞬间燃起,就算为了这两个小萝莉,他的理想也必须再议!
  晚饭之前,孟清和将孟重九送来的宝钞和铜钱交给了孟王氏。
  “这些是你九叔公送来的?”
  “恩。”孟清和点头,嗅着灶房里不断飘出的香气,肚子不由得叫了起来。苦笑一声,若是让那帮损友知道高粱饼子都能让他流口水,会不会笑得下巴脱臼?
  孟王氏拿着宝钞,欲言又止,孟清和干脆道:“娘,我从军后家中只有您和两个嫂子,遇事可请九叔公帮忙。”
  “可这人情……”
  “娘放心,儿子自有计较。还有,铜钱您留着,宝钞尽快换成米粮。”
  “为何?”
  “预防贬值。”没有准备金,又无限量发行的纸钞堪称奇葩,不贬值才怪。
  “哦。”虽然不明白贬值的具体含义,宝钞一年比一年不值钱,孟王氏还是知道的。既然十二郎说要换粮食,那就换吧,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样也好,你也能安心上路。”
  安心……上路?
  孟清和嘴角抽搐,仰头望向房梁。
  亲娘乎?亲娘也。
  华夏语言,果真博大精深。
  当夜,孟十二郎躺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了无睡意。片刻之后,双眼微眯,嘴角轻勾,很显然有人又要倒霉。
  墙角的老猫格外的精神,悉悉索索之后,从半开的门缝旁钻了出去,不知是去抓老鼠还是会情人。
  翌日,雄鸡报响三遍,孟清和起床,认真洗漱一番,吃过朝食,破天荒的走出了家门。
  屯子里的几个妇人正在井边打水,看到路过的孟清和,水桶险些掉进井里。实在是,自从孟广智的丧事之后,孟清和便极少走出家门,哪怕他的名声传遍了宛平县,正在向整个北平府蔓延。
  “二伯娘,九婶。”
  仰赖脑子里留下的记忆,孟清和一路走一路叫人,倒也没弄错。
  走过屯中唯一用碎石修缮过的土路,经过原本属于他家,现在却归了孟广孝的几亩良田,赶巧遇上一身儒衫的孟清海。
  “大堂兄。”
  见是孟清和,孟清海愣了一下,待到孟清和拱手施礼才反应过来,刚要还礼,对方已越过他继续向前,耳边只留下一句轻言:“大堂兄,聪明和自作聪明,是两码事。”
  孟清海深色一变,恰好迎面走来几个族人,孟清和突然回身,正色道:“愚弟已是家徒四壁,又有寡母孤嫂,大堂兄乃读书之人,实不该罔顾礼仪,日日引颈守望。”
  见几个族人停下脚步,孟清和刻意提高了声音,继续道:“连日来,大堂兄镇日驻足门前,愚弟一家紧闭门户仍无法安枕。而族中又有传言,家母闻听之后日夜以泪洗面。愚弟受些委屈无甚关碍,让家母忧心却非人子所为!愚弟实望大堂兄能体谅一二,莫再如此行事,不然愚弟便请里中老人评理!”
  话落,深深一揖,语气极端的无奈,态度无比的诚恳,将一个饱受误解却又强自压抑愤怒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十二郎家徒四壁,大郎日日守望,十二郎一家连觉都睡不好……十二郎家的田地,好像有不少都归了大郎一家?
  十二郎可是得了县中大令夸赞的纯孝之人,而大郎的人品?
  几个族人站在路边,神情很是耐人寻味,看着孟清海的眼神恰似看着欲偷邻人家中肥鸡的黄鼠狼。
  孟清海解释不是,不解释也不是,张口欲辩,只能越描越黑。脸色由白变青,又由青变黑,生平第一次有了杀人的冲动。
  孟清和损人的功力非同凡响,和学中诸人更不是一个段数。读书人还要顾及同窗面子,他却没这项顾虑。火力全开之下,饶是孟清海也招架不住。
  怎么黑怎么来,怎么坑人怎么来,黑死拉倒,坑死算完。
  反正孟清海也不是什么好心思,以理服人全无意义。
  仔细想会发现他这番话中漏洞颇多,奈何八卦的兴奋点和真相永远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孟清海被气得肝火上升,孟清和却是心情舒畅。
  就这心理素质,还想挑战“伪君子”这一高难度职业?
  他是不是该把“君子剑”和“葵花宝典”的故事讲给这位听一听?
  欲练神功,不想自宫,那是绝对不成的。
  孟清海被晾在原地,孟清和确信,自今天开始,屯子里的流言又会换成新的版本。他不在乎自己,却要在乎家人。他从军以后,家中只剩女眷,能少点麻烦总是好的。
  又走了大概半盏茶的功夫,孟清和终于走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在两扇灰黑色的木门之前站定,气沉丹田,举手,拍门。
  孟刘氏推开大门,见到来人,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
  “十二郎?”
  “堂伯母。”
  孟清和躬身施礼,孟清江听到动静,从屋中走出,立刻眉毛倒竖,“你这小畜生,来做什么?!”
  “堂伯母,小侄此次登门,实是有事相求。”
  孟清和丝毫不理会孟清江的怒目而视,只和孟刘氏说话,见动静引来邻人,孟刘氏忙将孟清和让进屋内。
  孟广孝靠坐在床边,刚用过药,见到孟清和,顿时拉下了脸。
  “大堂伯。”孟清和上前两步,“小侄有礼了。”
  行过礼,抬起头,孟十二郎温和一笑,完美的展示出八颗牙齿。
  不知为何,孟广孝头皮突然开始发麻。
  半个时辰后,孟十二郎走出了孟广孝的家门,怀里揣着五贯宝钞和三吊铜钱。
  掸了掸衣袖,遇见探听的邻人,温和说道:“今日本为探望大堂伯,大堂伯怜惜,赠清和宝钞数贯铜钱若干,并言不需偿还。若是清和一定要还,就是不认他这个堂伯。”
  “真是如此?”
  “真是如此。”孟清和再次笑出了八颗牙齿,又丢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大堂伯慈爱,待清和奔赴边卫,还让四堂哥同行。”
  闻听此言,众人大哗。
  莫不是,孟老大甘愿让儿子做贴户?
  见众人还要再问,孟清和却是洒然一笑,“大堂伯,其实是好人。”
  被孟清和发了好人卡的孟广孝此刻正瘫软在床,孟清江抱头蹲在地上,满脸的不甘。
  孟刘氏一边给孟广孝顺着胸口,一边道:“四郎,你爹也是不得以。”
  孟清江却不如往日一般,而是猛的站起身,吼道:“儿子算得什么?!爹为的不过是大哥!”
  话落,转身出门,再没有回头。
  与此同时,开平卫城西千户所,一身青色武官服的沈瑄,手按剑柄,单膝而跪,“标下见过千户!”
  郑千户看着眼前这个英武的年轻人,心情颇为复杂。
  这是个烫手山芋,却必须接着。
  指挥使大人知道,他也知道。指挥使大人有借口避而不见,他却不行。
  不过,郑千户心思一顿,若非那一身战场拼杀出来的血腥和彪悍之气,他八成会错以为这是个读书人。
  换上一身儒衫,便是翩翩君子。
  温润如玉,皎如明月,也不为过。
  只不过,这个君子,却是会杀人的。
  第八章 启程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初七,身负燕王密令的沈百户在开平卫郑千户麾下安营扎寨。随他奔赴开平的骑士也分编入伍。一人为总旗,九人为小旗帜,麾下步卒骑卒各半,袢袄,兵器,战马皆在当日拨付,卫所相关人等的工作效率接连刷新了有司的各项记录。
  可见背靠大树好乘凉,燕王二字的威力之大。
  郑千户原为开平左屯卫百户,能荣升千户一职,盖因洪武二十九年随燕王北征沙漠,屡立功劳而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郑千户算是一脚踏上了燕王的船,卫指挥使徐忠把沈瑄一行人安排到他这里,未尝没有结好燕王的考虑。
  陛下老矣,且卧病多时。太孙年幼,诸藩王年富力强,燕王宁王晋王等更是战功彪炳,声震北疆。
  一旦陛下大行,太孙弱而诸王强,若无异心者尚可,若……结好燕王,或福荫一族,也或可满门招祸。
  郑千户打了个激灵,额上冒出了冷汗,不敢再想。
  四月初十,距开平卫不到三百里的孟家屯,一身红袢袄,腰悬木牌的孟清和站在屯口,同家人和族人话别。
  孟王氏拉着孟清和的手,嘱托的话好似说不完,两位嫂子站在孟王氏的身后,看着即将远行的小叔也是眼圈泛红。孟三姐拽着孟清和的衣角,孟五姐干脆抱着孟清和的大腿,哭得直打嗝。
  “十二叔……”
  看着家中诸人,孟清和汗颜。
  感动归感动,可他只是去从军,不是去送死。
  需要这样吗?
  孟重九和几位族亲也在路边送行。族人出钱置办的衣物干粮都捆在一匹驽马背上,缰绳牵在一个高大的青年手里,他是孟重九的次孙,单名一个虎字,比孟清和年长三岁,却不依照族中清字排辈,只因他的父亲是赘婿,原本该姓陈。
  别看孟虎只有十七岁,却长得身高腿长,浓眉虎目,粗犷的男子气概十足招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