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_分卷阅读_233
使团带给贵霜帝国的可不止武力上的震撼,精美的陵绣,巧夺天工的蜀锦,这些产自大汉的精品很快就得到了所有贵族的青睐,就像大汉世家以拥有倭国女奴为荣一般,这些贵族也无不想多拥有一些来自异国的精巧物事以彰显他们尊荣的地位,几项综合之下,黄慎与贵霜帝国公主缇娜腓烈末的婚事很顺利的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这桩婚事不仅仅是在黄慎与公主之间,也是大汉与贵霜帝国的大事,因此使团处理起来极为的慎重,身在域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汉朝的尊严与气度,万万不可有半点失仪。虽然燕王曾经有让黄慎纳异国妾室之言,但此次事关公主就完全不同了!黄谨之本人对此倒还没有太大的抵触,与燕王的一席深谈,他可以感受到刘毅对西域使团的看重,此事若成对大汉亦是有利,更是其报答燕王知遇之恩的机会!当然还有一点,这缇娜公主虽是轻纱遮面难见真容,可观其曼妙的身材与玲珑的体态加之腓烈末三世夫妇的长相便可知其容貌绝不会逊色,倘若公主的容貌说不过去岂不失了贵霜帝国的脸面?
在出使之前,刘毅刘桓皆是给了西域使团一定的擅专之权的,随时远隔万里,指望他们事事上报是不可能的,可兹事体大王甫黄慎也不敢善做主张,况且草率行事也显得对贵霜帝国不太尊重,因此一番商议下来还是先按照此地的风俗定下亲事,待黄慎此次回转上禀燕王之后再正式前来迎娶公主,缇娜今年不过十四,等上两年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两下一经议定,定亲仪式便按期得以举行,这次场面腓烈末三世安排的极为宏大,也请来了不少他国的使节做为观礼嘉宾!
定亲仪式既成,黄慎自然也就见到了缇娜公主的庐山真面目,其容貌到底如何众人不得而知,黄谨之对此守口如瓶,无论同伴如何旁敲侧击就是一言不发。此次行程漫长而艰苦,在此之中成员们亦是结下了颇为深厚的交情,近卫营的士卒们可没黄副使的好气,不过从他满面洋溢的笑容之中就可见一斑,想来就算不是国色天香亦不差之!
腓烈末三世对于缇娜公主是相当宠爱的,爱屋及乌之下对这个乘龙快婿又怎会吝啬?加之此次又是事关两国之间的交往,这一份嫁妆相当的丰厚,除了黄白之物外本地的特产亦是应有尽有,王甫便笑言此次西域使团之中唯有黄慎足可当得起春风得意满载而归之言!其中有很多的珍品后来成了黄家的传家之宝,亦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后贵霜帝国湮没,其后人辗转几何才在华夏找到了自家的这段传承。
此次前来贵霜帝国得到腓烈末三世的厚待,西域使团当然也代表燕王给其送上了不少的礼物,除了那些绫罗绸缎与珍贵的手工制品之外最令其中意的就是由大汉第一名匠徐刚打造的一把匕首,此物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体锋利无匹,体现出了汉朝顶尖的铸造工艺。同样的匕首徐刚一共打造了四把,最为满意的自然送给了刘毅,这可绝不是因为其燕王的身份,徐大匠性格孤僻绝少好友,朗生可说是他唯一的知己,那把匕首刘毅贴身收藏,名之为“分水”,亦是珍爱非常!
作为回礼腓烈末三世给予使团的亦是极为丰厚,这也是贵霜帝国实力与风度的一种展现,他是绝不会在大汉燕王面前失却一国之君的气度风范的,在其中黄慎自然提出了很多的交流之物,燕王最为关心的棉花棉籽自然位列其中,另大汉所无的一些作物使团也带回了不少种子,在刘毅而言农业的发展才是他最为雄厚的基础!
西域使团出北平之时官员加上护卫合计有两百八十七人,辗转万里到达贵霜帝国之后只剩下了两百零七人,殉难者大多都是随行的士卒,维护使团人员的安全是他们最大的职责,莫测的天灾难以抗拒,很多士卒都是在自己与别人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们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担当,燕王及大公子军令在前,纵使身死亦要守之!
黄慎与缇娜公主定亲仪式结束之后半月,西域使团踏上了回归大汉的行程,此时使团之中的成员却达到了六百余名,比来时足足扩大了三倍,其中除了贵霜帝国回访的使节之外,还有萨哈王国,普度公国等各个国家的使者,西域使团带来的大汉风潮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影响,加上聂离近乎逆天的表现使得很多国家都对大汉充满了好奇,恰好有此机会,组织人员前往交流便是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回归的西域使团之中成员就颇为复杂了,有贵族,有武者,亦有商人与传教者,有着来时的经历,这趟归途走的就要顺利多了,当其返回西域诸国之时更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前番各国使节北平之行,亲眼见到了强大的匈奴与鲜卑在燕王面前如何礼敬,更感受到了汉都北平梦幻一般的繁华,此时西域诸国与大汉之间的交流已是越来越位频繁,长安成了其来往的最大集散之地,从这些交易之中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饮水思源之下对西域使团自是心存感激!
经过此处,西域使团的队列又似滚雪球一般进一步扩大,到王甫黄慎等人抵达北平近郊之时已是浩浩荡荡的数千人马,各种各样的大车首尾相连绵延数里,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第八百九十一章 城外相迎
当年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而举倾国之兵西征虽是灭国得马却亦将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国力挥霍一空,使得这位以武功名留青史的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诏以示过人,自此之后似乎我泱泱华夏便失去了扩张的气度,大汉之后的各个朝代疆域都并没有太多的扩张,这与长久以来儒家思想的传播是分不开的,臣子们亦不会过多关心域外之事,此次众多官员齐集北平西门迎接归来的西域使团更多只是不愿驳了燕王世子的面子,这可是世子精心策划之事,本意之中却可有可无!
不过当见到那浩浩荡荡的队列开来之时,尤其待其走近又见队伍之中有着众多见过未见过的异族之后,大家心中对这趟早起的怨言便淡了许多,正如后世之人爱财一般,今世的这些官员可是极爱声名的,前番西域诸国联袂前来拜访天朝已然让他们与有荣焉,非是燕王破乌桓定匈奴纷争之大汉哪有这般的荣光?而此次看阵仗竟比前次更为宏大,无形之中除了赞赏燕王见识之外西域使团亦提升不少地位。
“国山、子明、谨之,这一别两年,诸兄辛苦了。”此番历时两载行程数万里,北平再往之时使团众人的心情又再度兴奋起来,王甫、班子明与黄慎三人行在头前,远远便见道旁相候的隆重阵势,那当先一人长身玉立,气度凛然却不是刘桓还有何人,正要快步上前世子已然先行疾步走了过来,不待三人上前见礼已然极为热情的招呼道!
两年方略使得燕地的军政民生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十八岁的刘桓来说,这两年亦是他经验阅历城府心机都飞速成熟的时期,此时微笑出言语音响亮有力又不失亲热之情,满面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对三人他以兄称之更见判其回归之情,单只这片言只语就使得三人心中极为受用了,笼络人心以为己用世子做得极为到位。
“王甫、班子明、黄慎,参见世子!”汉末之时西域乃是苦寒之地,无边荒漠万里黄沙,一路的风霜使得三人都已非是当日的白面书生,黝黑的肌肤与面上的沧桑使得他们更具男儿之感,见世子如此相待,三人都觉此行之艰苦便没有白费,刘桓虽是以兄相称可他们哪里敢受,即或世子不加在意恐怕人言之中亦要落个不分尊卑不知进退之语,当下齐齐上前一步口中出言身躯皆是深深一躬给刘桓见礼!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几位远行万里,屡经风霜,桓心中实是惦念,诸君到达长安之时便是喜出望外,自此望各位之心如穿秋水,今日一见,三位风采不减当年,且更是满载而归,桓当代父王与大汉子民相谢才是!”刘桓见状急忙上前相扶不让其行礼,其中自有真情实意却亦不免人前展示之心,世子对待有功之臣当是礼敬有加。
建立西域使团前往周边各国互通有无,刘毅的出发点是一心为了大汉更好的发展,与此处刘桓并非没有与父亲一般的眼光,可他尽心竭力在此事之上多少还是有着一些功利之心的。身为燕王世子声名显赫,为世人所羡慕,可有着那样一个名震天下的父亲对刘桓而言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几年他都是事事谨慎生怕有一点行差踏错而为世人所笑,现在的他所需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名声,在心底深处刘桓是希望人们在提起他时能够能够用柳城候称呼而绝非刘大公子!
直至今日刘桓还对两年之前的司隶之行念念不忘,那种受万民敬仰的感觉近乎完美,不知何时自己才能做到如同父亲一般的地步?那种荣耀使得刘桓在之后更为严格的要求自己,亦付出了几乎所有的精力与学习治国治政之上,他是燕王刘毅的长子,这一切都是必然要背负起来的重担,而此次西域使团满载归来就是他扬名的大好时机!
王甫黄慎等人率领使团入雁门关而至长安之时便立刻飞鸽传书北平邺城二处尽述此行之所得,内中亦不无表述对燕王先见之明的敬佩,当然世子的安排周全也是必不可少的,似乎自古以来有了功劳先谢上位者便是华夏的悠久传统!对西域使团的收获刘毅是极为满意的,只是当时大战当前他的主要精力还要放在战事之上,因此亲做手书与长子让他妥善安排此事言中对其亦不无夸奖之意,此次随使团前来的还有不少诸国使节,如何接待亦对刘桓的能力是一种考验!
“世子言重了,此次之行全仗燕王提点,世子安排周详,吾等不过尽心竭力而以,乃是臣子本分,岂敢当此之谢!”王甫闻言急忙谦逊道,看得出来经过两年的时间世子的地位是越发稳固了,信心亦随之提升,否则怎有代大汉子民相谢之言?他言语之中以臣子自称便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将自己的立场摆的十分的端正明显,足见反应机敏之处,如今天子之位依然虚空,燕地稍有见识之人便自有所得。
“国山不必如此谦逊,父王闻听诸位归来,特地亲书与我言及各位乃大汉有功之臣,当先厚礼相待,待父王扫平叛逆回归都城之日再行厚赏!”刘桓闻言双目神彩一闪而逝,从王甫的言语之中他自能听出此人心意,如今的他对于贤才的渴求可绝对不下于刘毅当年。
倘若是别人承诺归来厚赏,立功之人只怕多少有些忐忑,与长安之时他们便知燕王已然出巡在外,如今战端已然开启恐怕必要极费时日。不过刘毅向来都是一言九鼎,且对百战百胜的燕王众人的信心都是无比强烈的,似乎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击败这个无敌统帅,而其信中所表亦令三人欣喜,大公子绝不会与此事上虚言。三人又在谦虚一番便引世子见过身后诸人,第一个自然就是聂离!
“聂叔父安好,闻听叔父扬威域外,壮我大汉声威小侄虽是不见却是悠然神往,遥想叔父当日之神威,父王亦是赞赏有加,言及此战一过,我大汉第一名剑之名当不做他想!”刘毅与甘宁为结义兄弟,甘夫人毒王王欣然可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奇女子,为燕地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刘桓对二叔二婶向来极为尊敬,而身为毒王的兄长,聂离的一身本事也是出神入化,别人或许知之不详可刘桓岂能不知?且可以肯定当贵霜帝国诸事传遍之后此人的声威也将响彻大汉!因此对待聂离刘桓更是礼遇有加,当然以其身份他的表现也是恰如其分。
“呵呵,见过世子,聂某一山野之人,岂敢当燕王与世子如此之赞,只不过恰逢其会而已,倒是聂某要多多谢过世子与大王,否则哪有此次大慰平生之行?两年时光弹指即过却不虚也!”聂离见状微微一笑,上前见礼言道,以他的身份与性情原不用对刘桓如此客气,哪怕其是燕王世子,可如今却在众人尤其是他国使节之前,这个礼数是不能废的,江湖豪客闲云野鹤心中亦会有大汉的荣辱兴旺!
对于燕王刘毅,聂离心中一直有着一份敬意,不光因为其超卓的身手及与甘宁的关系,还在刘毅一片真实的为民为国之心,英雄也好枭雄也罢百姓的得利是真真切切的!古来能有几人做到燕王一般?至于其诸子之中聂离最喜的还是刘信,二公子得到了其父最多的武勇传承本身亦是精彩绝艳,加之其豪迈爽朗的性格,聂离口中不言可一身剑法绝学却是尽数传之,今生他碍于誓言绝不会再度用剑,这片希望自然也就寄托在了刘信的身上,二人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而对世子刘桓虽也觉其人才非凡但亲热之处显然就不及二公子了!
第八百九十二章 米仓失守
与一众使团之人相见,燕王世子面上始终带着和煦友善的微笑,令人倍感亲切,而当面对各国使节之时代之而起的便是举止有度气势不凡,言行举动之前将泱泱大国的气度展现无遗,既不失礼节客气又隐隐之中有着一份上国的自傲,其间分寸拿捏收放自如,令得在场亲历之人都是眼中一亮,这两年的时间大公子是真正的成熟了!
将一行迎入北平妥善安置,刘桓晚间便在燕王府设宴款待诸国使节,对那贵霜帝国的代表三王子纳特腓烈末更是格外礼遇,而在那些初来北平的使节们眼中,刚刚进入北平城就觉得一阵晕眩,宽阔的街道,宏伟的城墙,错落有致大气磅礴的建筑以及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的人流都让他们在心中暗赞大汉的富饶!一路行来路过长安洛阳那景象已然令其惊叹不已,而如今这汉朝都城更让他们犹如置身梦幻一般!
北平的建设从起初之时就是刘毅亲力亲为一手负责的,再经过数年的发展,其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如今整个燕地约有人口近一千一百万,而大汉都城北平一地便有户十七万,七十六万余人,城池占地方圆数十里,民生富足商业兴旺,亦有很多诸国之人慕名前来,可谓名副其实的第一大都市且绝不仅仅是在大汉范围之内,就拿如今前来的这些使节而言,北平一城的人口就要超过其中大多数的举国之力了,大汉的富强在此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刘毅心中天朝上国的心态不但不弱于当今之人,反而更为强烈,他建设北平就是以当年大唐全胜之时的都城长安为蓝本的,大汉都城自然就该是世界第一大都会!当然有着后世的所见所闻刘毅可不会像是另一个时空之中的那些皇帝一般,随便什么小国弄点不像样的贡礼就可在大汉这里得到百倍千倍的回礼,大国气度也不是这般表示的,好吃好住好玩好招待都可以,可使节们亦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当年匈奴单于于夫罗前来北平之时单只相送刘毅的便是骏马千匹,与大汉更是马牛羊无数,乌桓呼延硕等人亦从来不会失礼,便是那鲜卑族人前番来此试探虚实也是实实在在的精心准备了一番,于此处燕王可不会讲什么君子风度,那就是睚眦相报,大汉不会求着你来,想要结好就得礼尚往来,因此西域诸国的使节在此都是不敢怠慢的,连匈奴这般强大的势力都被燕王收拾的服服帖帖何况他们?
身为贵霜帝国的王子,又见识过使团所献礼品的精美,纳特腓烈末自然也有着非凡的手笔,除了许多精美的金银玉器雕塑器皿之外,还有着经过精心挑选的美女一百名,当然全是完璧之身。在刘毅的印象之中,印度可是个出美女的地方,或者要加上一个前提,婚前的少女,很多印度女性在结婚之后都并不注重的自己的身材,似乎他们还保持着华夏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想来此时亦不会差之多少!
印度与华夏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亦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久远的传承,此时其整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比之大汉还要多上几分,而贵霜帝国乃是大月氏入侵印度北方建立的强大帝国,当时之强盛一时无两,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就是为其所灭的,与中亚一带有着霸主的地位,这些美女多半都是其劫掠而来,此次送与刘毅亦算是借花献佛!
腓烈末王子没有想到两件事,一件便是他自以为乃是最重礼物的百名美女却让大汉燕王颇为头疼,后世朗生偶尔在网上看书是最不喜种马后宫的,往往看见这样的标签就弃之不顾。可今世的他却是实实在在的拥有了自己的后宫,侧妃便有十人之多,加上侍妾丫鬟等虽不说三千佳丽数百还是有的,如今再添百人倘若刘毅真的辛勤耕耘的话就算以他的体质也终有一天那个什么尽什么亡了,此时亦无心于此!
在燕王眼中,金银器物也好,精美工艺品也罢,连着那些活色生香的美女一处,也比不上黄慎藏与玉匣之中的棉籽,这才是西域使团此行的最大收获,腓烈末王子恐怕再也难以想到他眼中不值分文之物对刘毅而言却是无价之宝,王甫黄慎等人对此遮掩的也足够巧妙。
听闻大汉燕王在邺城讨伐叛逆暂时难回,有很多初来大汉的使节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前往拜访的心愿,其中又以腓烈末王子据首,此次行前贵霜帝国国王可是千叮万嘱其一定要见到这个所有使团之人口中的大英雄的,也是其此次前来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面对一众使节的要求,此时世子刘桓就不敢善做主张了,每逢大战之时父王都会极为专注于战事之中,就连蔡琰都不会在这时加以打搅,可众人又确是一片诚意,当下亦只能连夜作书送往邺城以待燕王定夺!
如今的北平可谓盛况空前,但身在前线的刘毅却绝不轻松,西域使团之事他得到所报之后便将之尽数交与长子处理,与之相比眼前与曹操的大战显然要有更重的分量,青州之战虽然没有达到他预想之中的目标但也可称得上颇有收获,曹军在这一战之中受创甚重,人员的巨大伤亡必将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兖州一战,而燕军虽也是折损颇重但其处在绝对优势的兵力却可保证他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让刘毅忧心的战局不是青州,汉中之战在曹操与一众麾下的齐心合力之下已经开始向着对燕军极为不利的情况发展,就在西域使团抵达北平的前一天,汉中要地米仓山已经被曹军大将曹洪攻占,前后竟不足十日!
汉中之战曹军在局部是有着兵力上的巨大优势的,对于张虎而言在苦苦支撑的同时还要随时顾及两军之间的协调,他之所以率军迎击曹操大军而不是坐守汉中坚城除了想要发挥马超司州营骑军优势之外最大的顾虑也在两军之间的配合生疏,战事不到汉中城下,张公祺犹能沉稳自若,可一旦危及到他的根本,在形势危急之下很多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张虎心中的应对之策便是自己亲来拖住曹军主力,待张文远的燕云军到后以其善守之能坐守汉中,自己则率大军从旁策应,互为犄角之势下便是面对强敌曹操他也有足够的信心守住此地!
可他能想到的曹操也不会忽视,虽然还不知燕军的具体调动如何但对刘毅张虎的用兵之能他是不会有丝毫怠慢的,援军前来已是必然,眼前燕军与汉中军一处虽也有十多万,可军令不一配合生疏就是他要紧紧抓住利用的地方,面对张虎的迎击曹孟德全力以赴与之周旋,这张子才虽有用兵之能但在兵力处于较大劣势之时面对自己也是绝对讨不到什么好处的,他更要利用这个优势让其随时处在曹军巨大的压力之下而无力它顾,以便夏侯惇曹洪两路偏师更好的专心对付汉中军,只要米仓山定军山两处险要能够及时而下,张虎再如何神机妙算也不得不退守汉中,到那时能被他利用之处还会更多!
区别对待重点进击,兵贵神速全力进攻便是曹操为此次汉中之战定下的方略,他对燕军知根知底,张虎有司州营铁骑在手自己想要将之击破极为艰难,但与之纠缠就显得轻松很多了。而汉中军面对曹军在士卒战力将领用兵实战经验之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曹洪江精锐士卒分为十队日夜攻击米仓山毫不停顿,更命人造出张虎所领燕军已为曹军所破的谣言,令得守备之汉中军在疲于应付之际更是人心惶惶,狂攻十日十夜终于成功拿下米仓山,而此处一失,张虎所领燕军主力的右翼便完全暴露在了曹军的眼前!
第八百九十三章 身处危局
米仓山一失,汉中战局更为动荡,局势变得越发对曹军有利起来,而张绣之前的稳守与马超司州铁骑对敌军的突袭都在这一战之中付诸流水,此地落入对方之手,曹洪随时可以率军迂回打击张虎所领燕军的右翼及后方,在此情势之下,便是张子才亦不得不主动收缩防御,弃守六马原而退之鄞县,此处距汉中城不过八十里,已是最后屏障!
此战之中张虎的谋划不可谓不周全,张绣马超两战都极大的鼓舞了燕军与汉中军的军心斗志,此番亲领长安司州二营八万人马与曹操二十万大军正面抗衡使其难做寸进足见其统军之能。要地失守与青州之战未能围歼于禁一般非战之罪,青州在于曹军占得先机而汉中一战两军之间的配合与战力差距就是谁也无法弥补的硬伤,倘若面对他人,子才还有方法妥善应付,可面对曹操及其麾下一干干才,任何的弱点都会被对方抓住不放加以严厉打击,眼前的局势就正是如此。
当然曹洪手下不过五万士卒,而米仓山守将杨秀麾下亦有三万守军,就算两军之间的战力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地形的优势也足以将之弥补了,曹子廉苦战十日便拿下此处不但出乎了张虎的意料,对曹操而言也是意外之喜!究其根本除了曹军的骁勇善战之外汉中军人心不稳与将领的无能才是主因。张虎说服张鲁献出汉中,对此地的人心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在军中,相比汉中军燕军实是太过强悍了,军中战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地位就能不受调整,他们的素质与燕军将领相比亦是相差颇远,心中一时有些忐忑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的影响并算不上太大,以张虎之能只要给他数月稳定的时间就能将隐患尽皆消除,但关键在于曹操一旦定下袭取汉中之策便是马不停蹄奔袭而来,就连这点时间也没给子才留下,倘若战局顺利,其害处还难以体现出来,可一旦局势处于下风或是自身遭遇到强大的压力便会成为摧毁长堤的蚁穴,且那般负面的影响将会犹如连锁一般。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而不知彼则胜负各半,此次汉中之战张虎的处境也算颇为奇异,可说是半知己半知彼,后者理解起来很简单,他与燕王对大敌曹操都有过详尽的研究与了解,但说能够将其掌握却是不能,况且此人麾下良才极多,各个都有奇谋妙计,因此半知彼可谓贴切。至于前者子才对燕军长安司州二营自是了如指掌,作战起来如臂使指挥洒自如,但对汉中军及其诸将他却只有表面之上的印象而了解不深,固此才会只安排他们坚守险地减少与曹军正面对决的机会,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双方配合的问题,免为敌军所趁。
张子才的谋划不可谓不周详,亦是绞尽脑汁苦心孤诣,在如今的局势之下任是在谁眼中这样的应对都是上上之策,可不要忘了再好的策略与规划都要通过人去实现的,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不是筹谋之过而是用人不明,要是在燕地的任何一处,张虎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可今次却由不得他,且眼下看来米仓山的失守足以影响全局。
虽则到达汉中时日不久,可张虎对其地形还是极为了解的,诸葛先生说的好,为将者不通天文不知地理何以为将?这个道理早就被刘毅在军中一再宣扬,大战之前身为一军之将对于战场的地形一定要有明确的了解,实地勘察乃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难以付诸实现,此时燕军精准细密的沙盘就能帮得上大忙了。刘毅心中早有取汉中之意,天狼的狼窝之中亦有益州汉州两处的详尽地形,此地的山川河流地形起伏身为司州刺史的张虎张子才可谓了然于胸。
在他看来,似米仓山这般的地形,倘若让燕军任何一部前来镇守有两万人马便足抵数倍之敌,就算不用器械营守御之利此处根本不用他太过担心,可此时却是三万汉中军面对不过五万曹军竟是十日即溃,任张虎足智多谋精于计算亦是始料未及,汉中军的战力虽不如燕军曹军可在守备战中怎会有如此差距,稍稍一想张虎就可以肯定问题出在主将杨秀身上,而观此人率领败军直奔汉中却不来与其汇合已然可见一斑,要知此次汉中之战张鲁可是将全军指挥尽数赋予的。
子才的推断不可谓准,却也只对了一半,米仓山守将杨秀在曹洪的全力突击之下开始尚能坚定稳守,可一旦受流言所扰便失了方寸,且山下之地所表现出的拿下此处的决心是他前所未见的,攻势终日整夜猛烈无比,让他无时无刻不处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而曹子廉更是极尽恐吓虚张之能事,数般齐来之下终于让其难以支撑!
主将无能自是此战之败的主因,可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便是士卒在战事之中所体现出的意志,曹军悍不畏死前赴后继,那种百战沙场的嚣烈之气令得汉中士卒无不心中踹踹,自韩张联军精锐被刘毅一战成擒之后,此时的汉中军很多都是新招的士卒从未上过战阵,加之缺少燕军那般严格的系统训练,初临战阵紧张失态便成必然!第一天的攻击曹洪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对方这个弱点,这才不顾一切代价的安排麾下日以继夜的加以连续打击,绝不给对方丝毫喘息之机!
防守最重要的是什么?坚固的城寨,精良的器械,充足的物资还是险要的地形?这几样固然不可或缺,可依燕军头号防守悍将张辽之言,气势与决死之志才是最为关键之处,对此刘毅与众将都是深以为然,无论实力如何强盛,在面对一帮众志成城的死士之时,对攻方而言都是极为头痛的事情,也正是因此才会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言!所谓攻心就是要瓦解守御者坚定的信念与意志,此处一破,再如何坚固的城池也难以为凭,在冷兵器时代就更是如此,这句话原本属于另一个时空之中的马谡马幼常,今世却被赵云在西凉之时提前转述燕王之言,而在这米仓山一战之中,曹洪对此处的运用可谓拿捏精准。
攻击如此险地,无论士卒如何精锐,沉重的伤亡都是在所难免,在汉中军眼中那些曹军全部都似疯狂一般,根本不会在乎自己的性命,无论受到怎样的打击都是一般的勇往直前,且在进攻之中对地形逐渐熟悉之后,他们的适应能力亦是敏捷异常,初始凭借阵地汉中军尚能抗衡,可一旦进入双方的短兵相接曹军的优势就彻底发挥出来,虽然很多次拼死冲上阵地的士卒都免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可其战至最后一人的军心斗志却震撼了每一个汉中士卒,这样的天下精锐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日以继夜的不断攻击慢慢的将守军意志消耗殆尽,加之主帅首先慌乱不利消息接踵而来,累积到最后便是一溃千里!
假若说曹操攻击汉中之初还仅仅是占据兵力优势的话,此番米仓山得手形势对燕军而言已然是危局了,摆在张虎面前的战况很是紧急,有了杨秀的前车之鉴,定军山能否坚守也成了很大的疑问,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兵力不足又在曹操大军压境之下张虎很难分兵对此处做出有效的增援,这两日在帅帐之中的军师都是一副深思之状,写个张虎的书信已然发出,杨秀是必定要斩杀的,否则军心士气都将不战而溃,曹操现在就在自己对面按兵不动,他是看准了自己兵力不足的弱点,倘若定军山再破,燕军就不得不退守汉中,到那时曹军发挥的空间还会更大!此时如果有燕云军在手形势就会不同,这一刻子才对张辽的盼望可是无比强烈!
第八百九十四章 从容不迫
李镇宏,男,幽州燕郡范县奇云乡人,现年二十一岁,其父李茂、母李张氏,皆为农家子弟,家中排行第三,大汉兴平八年入白虎营从军,同年十二月被营首裴元绍提议送往幽州武院,经两年学而有成,教官评语甲上,后入天狼担任参谋之职,大汉建安二年十一月至燕王身边为参谋副长一职,其人学思敏捷,灵活多变,忠诚可信!
这是燕军总部文书处之中的一份资料,而燕军所有士卒的详情亦尽在此间,对于军队内部的信息档案燕王自起兵之始就有着很高的要求,当然这类的工作也是最为繁复的,尤其是在刘郎纸出现之前,那可不光是脑力劳动,体力差一点的都干不了,想想幽州军十余万士卒用竹简记录其家庭出身光是存放的仓库便是还几个,一个百人队的资料寻常文士根本抬不动,那时田豫手下光文书处就是两个百人队!这还只是军队,可想而知陈群钟繇等人统计人口又要如何繁复?
刘郎纸的出现及推广运用大大减轻了燕地这个环节的工作负担,由此亦可见新科技对于军师政治各个领域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现在军中文书处和州府档案处的人员编制都得到了极大的精简,无形之中就省下了极大的一笔开支,这治国之道与治家在原理上并无太大的区别,燕地固然较之大汉其余诸州富足但燕王亦很注重开源节流,精兵简政一直是刘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征战之时也不会忘了领地发展。
在器具所专业人才的努力之下,印刷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由于刘毅的前来除了某种特定的情况雕版印刷这个阶段将会被省略,一旦正式投入使用便会是活字印刷!这个技术的运用还将使得燕地在档案资料的管理至上更添效率,这种效率的提升也必将对行政效力有着良好的推动,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两年方略之中行政建设的体现!
在汉末而言,李镇宏的这份资料已经算得上极为完善了,州府县府必须都要对属地之内的百姓有所身份验证,这样不但可以是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属地随时变化的人口情况,对于其他势力前来刺探军情也会设置重重的困难,在后世大企业与国家的管理之中,数字化都是极为有效的手段,刘毅此番也算是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此间了。
不过此人在天耳之中还有一份更为详尽的资料,甚至查到了其父母三代及亲戚旁支,这便是天耳内耳的职责了,李镇宏虽然地位品级不高可却是在燕王身边行事的,凡是接近刘毅的人刘云手中都要有他们的详尽资料,地位越高势力越大安保工作的职责就更为重要,暗影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对其身边之人知根知底都是必须的工作。
天狼是刘毅效仿二战之时德军的参谋本部设置的军事机构,从设立到如今已然在几次大战之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效用,此时扩大这个部门将其人员派到各个领军大将的身边力争靠近前线发挥作用亦是其发展壮大所要必经的过程,一般而言这些参谋都是幽州武院打造出来的潮气蓬勃具有军事眼光的年青人,刘毅就是要着力培养新生一辈的力量,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希望,这个道理是古今通用的。
按照此次的规划,天狼人员只会派到各军大将一级,似徐晃张合身边这样的参谋部将会由五人组成,他们必须就眼前战事制定行军路线,各种战术安排及兵力分配,包括紧急状态出现之时的预案,这些方案都将成为统军大将们的重要参考,至于这个参考在今后会有多大的效力就要看这些年轻人们在此次外派之中的发挥了。在接到燕王的这条调令之时,能够被选上前往各军的这些年轻参谋心中都是极为兴奋的,毕竟一线的战事才是检阅他们实力的真正试金石!在大战之中建立军功才能使得天狼这个新兴组织在燕军之中的地位更为稳固。
作为一州刺史,赵云与甘宁二人的参谋人员是各军统领的三倍,这是针对战略任务而来的,在刘毅进位燕王之后,两位结义兄弟也都到了一方主官之位,但在此中二人的能力才是关键,否则为了兄弟之情刘毅也只会给其一个没有实权的虚名,在战场之上一将无能可是要累死三军的,地位越高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无人可以例外!
随着有实力争夺天下的诸侯越来越少,各家的领地也大致确定下来,之后的征战必将向着大兵团大规模发展,多线的战役指挥将会显得极为重要,动辄几十万人的交锋,又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各部之间的配合协作对指挥者而言就是重大的课题了。按刘毅的想法效仿后世兵团编成将每三个主力军组成一个大兵团,将近二十万人的兵力将会使得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独当一面的实力,且对统一指挥亦是极有好处,天下大势不断改变,军队的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
至于兵团总指挥的人选对于人才济济的燕军而言绝不是问题,除了刘毅自己就可兼任之外,张虎、甘宁、赵云、张辽、张合、徐晃都会是恰当的人员,此外再辅以贾诩、郭嘉、庞统、徐庶这般的智囊,加上燕军不断完善的多兵种建设,刘毅对此的预期是任何一个兵团都要能在与孙策刘备的交锋之中不落下风,随着战役的进程,他是很有可能会面对三人联手的,这个三英战刘毅可说更为精彩!
能被挑中外派的天狼众人显然是幸运的,而其中最幸运者又非李镇宏莫属了,他与十几名同袍可是被分派到了燕王的身边,能够和将军朝夕一处对每一个燕军中人而言都是极大的荣耀!尤其这些年轻人早就将军中神话当做了偶像,在天狼之中他们倒也见过燕王多次,但那时都是因为战情需要,所谈论之事自然也全都与军情有关!
有了进一步接触之后,这帮青年人才对燕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平时的刘毅是极为平易近人的,对一帮下属都绝不会有趾高气扬的态度,尤其对天狼众人从来不吝指教,李镇宏等人是最喜欢听燕王分析古往今来的那些知名战例的,在刘毅口中这些众人耳熟能详的战事却总能有新鲜的感觉,何处得、何处使,为何得、为何失他都能说的旁听者口服心服,且旁征博引之中又有生动有趣之处,往往让人听得不觉就忘了时间的流逝,事后想起却又有着丰富的收获!
这样的刘毅并不显得高高在上,现在的他根本不需要通过拉开与常人的距离来彰显他的地位,武者的威严王者的气度早已融入了他平日的一言一行之中,这一点所有燕王的下属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既能和蔼可亲也可不怒自威,几乎所有的时候刘毅都会给人从容大度的感觉,参谋们就没有见过忧愁之状出现在燕王脸上,眼下汉中的危局亦只是令他面对沙盘陷入沉思,可双眼之中包含的信心永远不会失去!
第八百九十五章 香气诱人
今世与甘宁赵云结为兄弟,三人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十数年下来这份情义深厚之至,徐公明相随与西园之时,跟随刘毅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其为人宽宏重义,朗生亦是以弟视之,此三人皆为豪勇武者;而在文臣之中能被刘毅当做兄弟一般看待的便只有如今的司州刺史张虎张子才了。朗生乃是穿越之人,史上原本无名,而张虎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也是名不见经传,可这二人一加联合却在纷争汉末搅动了无数风云,如今刘毅贵为燕王位高权重,张虎亦成了谋臣之中的典范为天下士子所敬仰,无论从任何角度看,二人之间的搭配堪称完美!
张子才谋虑精深,军政皆能,乃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之辈,比之荀彧诸葛亦丝毫不见逊色,这般的人物却为何会在另一个时空之中籍籍无名?刘毅对此曾经有过一番分析,乱世之中人命有如草芥,说不定自己未来之前的那个时空之中张虎未及扬名便已经出了极大变故,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合乎情理,自己的来到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池塘产生了无数的涟漪,更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改变的也并非张虎一人而已,恐怕这便是蝴蝶效应的真实体现了,不过如今他可是一只雄鹰。
在公二人是相得益彰的明君贤臣,在私张虎还算得上是刘毅的妻兄,二者之间的互相了解自然比之他人要深刻许多,张子才的性格外柔内刚,行事周全细密滴水不漏,一旦他决定的事情就会无比执著的坚持下去。此次汉中之战刘毅虽是给了他必要时放弃汉中退守雍凉的底线,可心中亦是清楚以张虎的性格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放弃汉中之地的,眼下的战局虽是颇为危急却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汉中之战朗生将全局托付于最为信赖的张虎,就绝不会对他的用兵做出干涉,可对于战局的进展他是随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的,此时青州之战已然告一段落,兖州开战之前刘毅的主要精力自然集中在了此间,自昨夜始至今日清晨他一直都在作战室中苦思应对当前形势之法,甚至极为少有的放弃了晨练,这似乎也成了一种信号,每当燕王早间不习练武艺之时便意味着有极其重大的事件在思考之中。
初来汉末便是在山林之中,方圆数十里只有刘毅一个人类,很多时候他都会思考自己的生存之法,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静坐独思的习惯,他可以数个时辰不言不语,战情重大或选择举足轻重之时思索的时间还会更长,这在燕军之中已然是无人不知!而每当燕王如此沉思之时便是张、郭、贾、戏四大军师都不会加以打搅,周遭随员亦会保持安静的环境,他们知道这样的沉思之后将军总会有奇谋妙计!
后世乱世之时也有着一位以军事天才著称的元帅有着与刘毅一般的习惯,他可以专注到连警卫员擦枪走火都不闻不问的程度,可见做任何事情除了天赋之外专注都是必须的。当然刘毅和这位元帅还是有所区别的,即使在专注之中他对外界还是随时保持着极高的警惕的,这种反应出自他**的自然,亦是狼王的本质!试想山林之中猛兽无数,当真心无旁骛恐怕今日就不会有端坐与此的燕王刘毅了!
燕王面对沙盘静坐苦思,随从参谋们亦是绞尽脑汁的筹谋应对之策,在将军身边时日一久他们对刘毅的很多习惯都很是了解,在燕王面前你不用去掩饰自己的任何想法,哪怕与他的所谋截然相反,当然这个前提是他们的想法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天狼中的这些年轻人在刘毅眼中就是燕军未来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潜移默化他自然不吝为之。人言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在战阵之上亦是如此,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他们的想法也能给出不同的思路!
后世的苏青成今世的刘毅都不是妄自尊大之人,对于自身的能力永远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两世为人的经历加上这十余年各方面的锻炼,身经百战的刘毅在兵家之事上已经绝对可以当得起大家这个称号,此亦是世人公认的事实,在其身边越久,这些年轻参谋们的感触就会越深,倘若说他们之前对刘毅的崇拜是建立在无其比辉煌的战绩及军中之人的共识之上的话,如今更多的便是自身的体会。
燕王不睡管亥与刘六二人也是绝不会安眠的,多年以来他们都是常伴身边,不但会不惜性命的维护主上的安全还要在战时担当起照顾刘毅日常起居的职责,再加上一个刘七,凡是有燕王出现的地方就总会有他们的身影!而在这一年以来,刘毅的身边又多出了一个被士卒们称为“石护卫”的年青人,没有人知道其姓甚名谁,他有着岩石一般的身体与面容,似乎喜怒哀乐就从来不会出现在他的脸上,终日只是一言不发的相随刘毅左右,倘若你不在意的话是很容易将此人忽略掉的,影子是大家唯一能够想到的贴切比喻,他不起眼近乎虚妄但却从来不会消失,这便是刘毅身边的暗影护卫之首暗一了!
管亥与刘六刘七还会在不涉及燕王完全的时候与其身边相随之人言语谈笑,可“石护卫”人如其名,终日也听不到他说上两句话,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燕王,此外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刘云给他们灌输的理念也很简单,在其身死之前燕王绝不能受到半点的损害,这些暗影护卫多半都是孤儿,在天耳之中更是遭受了近乎残酷的训练,刘云采用的手法便是古时大家训练死士的方法,亦花费了无数的心血。
十数人所在的作战室中寂静无声,在刘毅发话之前没有人会去打断燕王的沉思,双目始终不离汉中沙盘,朗生在心中变换着种种可能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个战术浮现脑海又一个个的被他否决,最后得出的结论与张虎极为相似,倘若张辽的燕云军不能及时赶到汉中,面对眼前的局势,张虎除了大军退守汉中城之外再无其他良策可觅。
汉中城经张鲁多年经营可谓城高沟深极为坚固,乃是攻方最不愿意见到的雄城之一,若是放在燕地境内无论是刘毅还是张虎都会坚定稳守此城来消耗曹军的兵力,可守城之道重在齐心,汉中之地刘毅新得不久,还没有时间加以稳固,矛盾是肯定会有的且一旦曹军兵临城下这样的隐患就会被无限放大,曹孟德可是有名的心战高手!因此不到逼不得已张虎是绝不会以此法对敌的。
这个局面与刘毅当年增援徐州颇为相似,下邳城也是坚城但朗生的主力却从未进驻其间,表面上看来是为了避嫌,其实心中怕的就是吕布袭击兖州的事情未如自己所知的那般发生,倘若如此固守下邳他可没有把握,事若不计兵在城外他刘将军可以随时脚底抹油,为了别人与当时的曹操一决生死,朗生还没有那个崇高的精神境界!
人在全神贯注之时是很难察觉到时间流逝的,倘若没有一阵诱人的香气传入作战室,刘毅的思考怕是还要继续下去,对一夜沉思未曾进食的他而言,这阵熟悉的香气很难抗拒,当然有此感觉的也不是燕王一人,除了暗一之外人人都有不自觉的抽动鼻翼的动作,可以肯定这不是出自军中庖厨之手,他们虽是手艺不凡却还没到如此的境界!
第八百九十六章 饮食之道
这桩婚事不仅仅是在黄慎与公主之间,也是大汉与贵霜帝国的大事,因此使团处理起来极为的慎重,身在域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汉朝的尊严与气度,万万不可有半点失仪。虽然燕王曾经有让黄慎纳异国妾室之言,但此次事关公主就完全不同了!黄谨之本人对此倒还没有太大的抵触,与燕王的一席深谈,他可以感受到刘毅对西域使团的看重,此事若成对大汉亦是有利,更是其报答燕王知遇之恩的机会!当然还有一点,这缇娜公主虽是轻纱遮面难见真容,可观其曼妙的身材与玲珑的体态加之腓烈末三世夫妇的长相便可知其容貌绝不会逊色,倘若公主的容貌说不过去岂不失了贵霜帝国的脸面?
在出使之前,刘毅刘桓皆是给了西域使团一定的擅专之权的,随时远隔万里,指望他们事事上报是不可能的,可兹事体大王甫黄慎也不敢善做主张,况且草率行事也显得对贵霜帝国不太尊重,因此一番商议下来还是先按照此地的风俗定下亲事,待黄慎此次回转上禀燕王之后再正式前来迎娶公主,缇娜今年不过十四,等上两年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两下一经议定,定亲仪式便按期得以举行,这次场面腓烈末三世安排的极为宏大,也请来了不少他国的使节做为观礼嘉宾!
定亲仪式既成,黄慎自然也就见到了缇娜公主的庐山真面目,其容貌到底如何众人不得而知,黄谨之对此守口如瓶,无论同伴如何旁敲侧击就是一言不发。此次行程漫长而艰苦,在此之中成员们亦是结下了颇为深厚的交情,近卫营的士卒们可没黄副使的好气,不过从他满面洋溢的笑容之中就可见一斑,想来就算不是国色天香亦不差之!
腓烈末三世对于缇娜公主是相当宠爱的,爱屋及乌之下对这个乘龙快婿又怎会吝啬?加之此次又是事关两国之间的交往,这一份嫁妆相当的丰厚,除了黄白之物外本地的特产亦是应有尽有,王甫便笑言此次西域使团之中唯有黄慎足可当得起春风得意满载而归之言!其中有很多的珍品后来成了黄家的传家之宝,亦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后贵霜帝国湮没,其后人辗转几何才在华夏找到了自家的这段传承。
此次前来贵霜帝国得到腓烈末三世的厚待,西域使团当然也代表燕王给其送上了不少的礼物,除了那些绫罗绸缎与珍贵的手工制品之外最令其中意的就是由大汉第一名匠徐刚打造的一把匕首,此物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体锋利无匹,体现出了汉朝顶尖的铸造工艺。同样的匕首徐刚一共打造了四把,最为满意的自然送给了刘毅,这可绝不是因为其燕王的身份,徐大匠性格孤僻绝少好友,朗生可说是他唯一的知己,那把匕首刘毅贴身收藏,名之为“分水”,亦是珍爱非常!
作为回礼腓烈末三世给予使团的亦是极为丰厚,这也是贵霜帝国实力与风度的一种展现,他是绝不会在大汉燕王面前失却一国之君的气度风范的,在其中黄慎自然提出了很多的交流之物,燕王最为关心的棉花棉籽自然位列其中,另大汉所无的一些作物使团也带回了不少种子,在刘毅而言农业的发展才是他最为雄厚的基础!
西域使团出北平之时官员加上护卫合计有两百八十七人,辗转万里到达贵霜帝国之后只剩下了两百零七人,殉难者大多都是随行的士卒,维护使团人员的安全是他们最大的职责,莫测的天灾难以抗拒,很多士卒都是在自己与别人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们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担当,燕王及大公子军令在前,纵使身死亦要守之!
黄慎与缇娜公主定亲仪式结束之后半月,西域使团踏上了回归大汉的行程,此时使团之中的成员却达到了六百余名,比来时足足扩大了三倍,其中除了贵霜帝国回访的使节之外,还有萨哈王国,普度公国等各个国家的使者,西域使团带来的大汉风潮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影响,加上聂离近乎逆天的表现使得很多国家都对大汉充满了好奇,恰好有此机会,组织人员前往交流便是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回归的西域使团之中成员就颇为复杂了,有贵族,有武者,亦有商人与传教者,有着来时的经历,这趟归途走的就要顺利多了,当其返回西域诸国之时更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前番各国使节北平之行,亲眼见到了强大的匈奴与鲜卑在燕王面前如何礼敬,更感受到了汉都北平梦幻一般的繁华,此时西域诸国与大汉之间的交流已是越来越位频繁,长安成了其来往的最大集散之地,从这些交易之中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饮水思源之下对西域使团自是心存感激!
经过此处,西域使团的队列又似滚雪球一般进一步扩大,到王甫黄慎等人抵达北平近郊之时已是浩浩荡荡的数千人马,各种各样的大车首尾相连绵延数里,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第八百九十一章 城外相迎
当年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而举倾国之兵西征虽是灭国得马却亦将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国力挥霍一空,使得这位以武功名留青史的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诏以示过人,自此之后似乎我泱泱华夏便失去了扩张的气度,大汉之后的各个朝代疆域都并没有太多的扩张,这与长久以来儒家思想的传播是分不开的,臣子们亦不会过多关心域外之事,此次众多官员齐集北平西门迎接归来的西域使团更多只是不愿驳了燕王世子的面子,这可是世子精心策划之事,本意之中却可有可无!
不过当见到那浩浩荡荡的队列开来之时,尤其待其走近又见队伍之中有着众多见过未见过的异族之后,大家心中对这趟早起的怨言便淡了许多,正如后世之人爱财一般,今世的这些官员可是极爱声名的,前番西域诸国联袂前来拜访天朝已然让他们与有荣焉,非是燕王破乌桓定匈奴纷争之大汉哪有这般的荣光?而此次看阵仗竟比前次更为宏大,无形之中除了赞赏燕王见识之外西域使团亦提升不少地位。
“国山、子明、谨之,这一别两年,诸兄辛苦了。”此番历时两载行程数万里,北平再往之时使团众人的心情又再度兴奋起来,王甫、班子明与黄慎三人行在头前,远远便见道旁相候的隆重阵势,那当先一人长身玉立,气度凛然却不是刘桓还有何人,正要快步上前世子已然先行疾步走了过来,不待三人上前见礼已然极为热情的招呼道!
两年方略使得燕地的军政民生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十八岁的刘桓来说,这两年亦是他经验阅历城府心机都飞速成熟的时期,此时微笑出言语音响亮有力又不失亲热之情,满面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对三人他以兄称之更见判其回归之情,单只这片言只语就使得三人心中极为受用了,笼络人心以为己用世子做得极为到位。
“王甫、班子明、黄慎,参见世子!”汉末之时西域乃是苦寒之地,无边荒漠万里黄沙,一路的风霜使得三人都已非是当日的白面书生,黝黑的肌肤与面上的沧桑使得他们更具男儿之感,见世子如此相待,三人都觉此行之艰苦便没有白费,刘桓虽是以兄相称可他们哪里敢受,即或世子不加在意恐怕人言之中亦要落个不分尊卑不知进退之语,当下齐齐上前一步口中出言身躯皆是深深一躬给刘桓见礼!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几位远行万里,屡经风霜,桓心中实是惦念,诸君到达长安之时便是喜出望外,自此望各位之心如穿秋水,今日一见,三位风采不减当年,且更是满载而归,桓当代父王与大汉子民相谢才是!”刘桓见状急忙上前相扶不让其行礼,其中自有真情实意却亦不免人前展示之心,世子对待有功之臣当是礼敬有加。
建立西域使团前往周边各国互通有无,刘毅的出发点是一心为了大汉更好的发展,与此处刘桓并非没有与父亲一般的眼光,可他尽心竭力在此事之上多少还是有着一些功利之心的。身为燕王世子声名显赫,为世人所羡慕,可有着那样一个名震天下的父亲对刘桓而言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几年他都是事事谨慎生怕有一点行差踏错而为世人所笑,现在的他所需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名声,在心底深处刘桓是希望人们在提起他时能够能够用柳城候称呼而绝非刘大公子!
直至今日刘桓还对两年之前的司隶之行念念不忘,那种受万民敬仰的感觉近乎完美,不知何时自己才能做到如同父亲一般的地步?那种荣耀使得刘桓在之后更为严格的要求自己,亦付出了几乎所有的精力与学习治国治政之上,他是燕王刘毅的长子,这一切都是必然要背负起来的重担,而此次西域使团满载归来就是他扬名的大好时机!
王甫黄慎等人率领使团入雁门关而至长安之时便立刻飞鸽传书北平邺城二处尽述此行之所得,内中亦不无表述对燕王先见之明的敬佩,当然世子的安排周全也是必不可少的,似乎自古以来有了功劳先谢上位者便是华夏的悠久传统!对西域使团的收获刘毅是极为满意的,只是当时大战当前他的主要精力还要放在战事之上,因此亲做手书与长子让他妥善安排此事言中对其亦不无夸奖之意,此次随使团前来的还有不少诸国使节,如何接待亦对刘桓的能力是一种考验!
“世子言重了,此次之行全仗燕王提点,世子安排周详,吾等不过尽心竭力而以,乃是臣子本分,岂敢当此之谢!”王甫闻言急忙谦逊道,看得出来经过两年的时间世子的地位是越发稳固了,信心亦随之提升,否则怎有代大汉子民相谢之言?他言语之中以臣子自称便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将自己的立场摆的十分的端正明显,足见反应机敏之处,如今天子之位依然虚空,燕地稍有见识之人便自有所得。
“国山不必如此谦逊,父王闻听诸位归来,特地亲书与我言及各位乃大汉有功之臣,当先厚礼相待,待父王扫平叛逆回归都城之日再行厚赏!”刘桓闻言双目神彩一闪而逝,从王甫的言语之中他自能听出此人心意,如今的他对于贤才的渴求可绝对不下于刘毅当年。
倘若是别人承诺归来厚赏,立功之人只怕多少有些忐忑,与长安之时他们便知燕王已然出巡在外,如今战端已然开启恐怕必要极费时日。不过刘毅向来都是一言九鼎,且对百战百胜的燕王众人的信心都是无比强烈的,似乎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击败这个无敌统帅,而其信中所表亦令三人欣喜,大公子绝不会与此事上虚言。三人又在谦虚一番便引世子见过身后诸人,第一个自然就是聂离!
“聂叔父安好,闻听叔父扬威域外,壮我大汉声威小侄虽是不见却是悠然神往,遥想叔父当日之神威,父王亦是赞赏有加,言及此战一过,我大汉第一名剑之名当不做他想!”刘毅与甘宁为结义兄弟,甘夫人毒王王欣然可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奇女子,为燕地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刘桓对二叔二婶向来极为尊敬,而身为毒王的兄长,聂离的一身本事也是出神入化,别人或许知之不详可刘桓岂能不知?且可以肯定当贵霜帝国诸事传遍之后此人的声威也将响彻大汉!因此对待聂离刘桓更是礼遇有加,当然以其身份他的表现也是恰如其分。
“呵呵,见过世子,聂某一山野之人,岂敢当燕王与世子如此之赞,只不过恰逢其会而已,倒是聂某要多多谢过世子与大王,否则哪有此次大慰平生之行?两年时光弹指即过却不虚也!”聂离见状微微一笑,上前见礼言道,以他的身份与性情原不用对刘桓如此客气,哪怕其是燕王世子,可如今却在众人尤其是他国使节之前,这个礼数是不能废的,江湖豪客闲云野鹤心中亦会有大汉的荣辱兴旺!
对于燕王刘毅,聂离心中一直有着一份敬意,不光因为其超卓的身手及与甘宁的关系,还在刘毅一片真实的为民为国之心,英雄也好枭雄也罢百姓的得利是真真切切的!古来能有几人做到燕王一般?至于其诸子之中聂离最喜的还是刘信,二公子得到了其父最多的武勇传承本身亦是精彩绝艳,加之其豪迈爽朗的性格,聂离口中不言可一身剑法绝学却是尽数传之,今生他碍于誓言绝不会再度用剑,这片希望自然也就寄托在了刘信的身上,二人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而对世子刘桓虽也觉其人才非凡但亲热之处显然就不及二公子了!
第八百九十二章 米仓失守
与一众使团之人相见,燕王世子面上始终带着和煦友善的微笑,令人倍感亲切,而当面对各国使节之时代之而起的便是举止有度气势不凡,言行举动之前将泱泱大国的气度展现无遗,既不失礼节客气又隐隐之中有着一份上国的自傲,其间分寸拿捏收放自如,令得在场亲历之人都是眼中一亮,这两年的时间大公子是真正的成熟了!
将一行迎入北平妥善安置,刘桓晚间便在燕王府设宴款待诸国使节,对那贵霜帝国的代表三王子纳特腓烈末更是格外礼遇,而在那些初来北平的使节们眼中,刚刚进入北平城就觉得一阵晕眩,宽阔的街道,宏伟的城墙,错落有致大气磅礴的建筑以及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的人流都让他们在心中暗赞大汉的富饶!一路行来路过长安洛阳那景象已然令其惊叹不已,而如今这汉朝都城更让他们犹如置身梦幻一般!
北平的建设从起初之时就是刘毅亲力亲为一手负责的,再经过数年的发展,其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如今整个燕地约有人口近一千一百万,而大汉都城北平一地便有户十七万,七十六万余人,城池占地方圆数十里,民生富足商业兴旺,亦有很多诸国之人慕名前来,可谓名副其实的第一大都市且绝不仅仅是在大汉范围之内,就拿如今前来的这些使节而言,北平一城的人口就要超过其中大多数的举国之力了,大汉的富强在此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刘毅心中天朝上国的心态不但不弱于当今之人,反而更为强烈,他建设北平就是以当年大唐全胜之时的都城长安为蓝本的,大汉都城自然就该是世界第一大都会!当然有着后世的所见所闻刘毅可不会像是另一个时空之中的那些皇帝一般,随便什么小国弄点不像样的贡礼就可在大汉这里得到百倍千倍的回礼,大国气度也不是这般表示的,好吃好住好玩好招待都可以,可使节们亦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当年匈奴单于于夫罗前来北平之时单只相送刘毅的便是骏马千匹,与大汉更是马牛羊无数,乌桓呼延硕等人亦从来不会失礼,便是那鲜卑族人前番来此试探虚实也是实实在在的精心准备了一番,于此处燕王可不会讲什么君子风度,那就是睚眦相报,大汉不会求着你来,想要结好就得礼尚往来,因此西域诸国的使节在此都是不敢怠慢的,连匈奴这般强大的势力都被燕王收拾的服服帖帖何况他们?
身为贵霜帝国的王子,又见识过使团所献礼品的精美,纳特腓烈末自然也有着非凡的手笔,除了许多精美的金银玉器雕塑器皿之外,还有着经过精心挑选的美女一百名,当然全是完璧之身。在刘毅的印象之中,印度可是个出美女的地方,或者要加上一个前提,婚前的少女,很多印度女性在结婚之后都并不注重的自己的身材,似乎他们还保持着华夏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想来此时亦不会差之多少!
印度与华夏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亦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久远的传承,此时其整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比之大汉还要多上几分,而贵霜帝国乃是大月氏入侵印度北方建立的强大帝国,当时之强盛一时无两,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就是为其所灭的,与中亚一带有着霸主的地位,这些美女多半都是其劫掠而来,此次送与刘毅亦算是借花献佛!
腓烈末王子没有想到两件事,一件便是他自以为乃是最重礼物的百名美女却让大汉燕王颇为头疼,后世朗生偶尔在网上看书是最不喜种马后宫的,往往看见这样的标签就弃之不顾。可今世的他却是实实在在的拥有了自己的后宫,侧妃便有十人之多,加上侍妾丫鬟等虽不说三千佳丽数百还是有的,如今再添百人倘若刘毅真的辛勤耕耘的话就算以他的体质也终有一天那个什么尽什么亡了,此时亦无心于此!
在燕王眼中,金银器物也好,精美工艺品也罢,连着那些活色生香的美女一处,也比不上黄慎藏与玉匣之中的棉籽,这才是西域使团此行的最大收获,腓烈末王子恐怕再也难以想到他眼中不值分文之物对刘毅而言却是无价之宝,王甫黄慎等人对此遮掩的也足够巧妙。
听闻大汉燕王在邺城讨伐叛逆暂时难回,有很多初来大汉的使节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前往拜访的心愿,其中又以腓烈末王子据首,此次行前贵霜帝国国王可是千叮万嘱其一定要见到这个所有使团之人口中的大英雄的,也是其此次前来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面对一众使节的要求,此时世子刘桓就不敢善做主张了,每逢大战之时父王都会极为专注于战事之中,就连蔡琰都不会在这时加以打搅,可众人又确是一片诚意,当下亦只能连夜作书送往邺城以待燕王定夺!
如今的北平可谓盛况空前,但身在前线的刘毅却绝不轻松,西域使团之事他得到所报之后便将之尽数交与长子处理,与之相比眼前与曹操的大战显然要有更重的分量,青州之战虽然没有达到他预想之中的目标但也可称得上颇有收获,曹军在这一战之中受创甚重,人员的巨大伤亡必将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兖州一战,而燕军虽也是折损颇重但其处在绝对优势的兵力却可保证他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让刘毅忧心的战局不是青州,汉中之战在曹操与一众麾下的齐心合力之下已经开始向着对燕军极为不利的情况发展,就在西域使团抵达北平的前一天,汉中要地米仓山已经被曹军大将曹洪攻占,前后竟不足十日!
汉中之战曹军在局部是有着兵力上的巨大优势的,对于张虎而言在苦苦支撑的同时还要随时顾及两军之间的协调,他之所以率军迎击曹操大军而不是坐守汉中坚城除了想要发挥马超司州营骑军优势之外最大的顾虑也在两军之间的配合生疏,战事不到汉中城下,张公祺犹能沉稳自若,可一旦危及到他的根本,在形势危急之下很多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张虎心中的应对之策便是自己亲来拖住曹军主力,待张文远的燕云军到后以其善守之能坐守汉中,自己则率大军从旁策应,互为犄角之势下便是面对强敌曹操他也有足够的信心守住此地!
可他能想到的曹操也不会忽视,虽然还不知燕军的具体调动如何但对刘毅张虎的用兵之能他是不会有丝毫怠慢的,援军前来已是必然,眼前燕军与汉中军一处虽也有十多万,可军令不一配合生疏就是他要紧紧抓住利用的地方,面对张虎的迎击曹孟德全力以赴与之周旋,这张子才虽有用兵之能但在兵力处于较大劣势之时面对自己也是绝对讨不到什么好处的,他更要利用这个优势让其随时处在曹军巨大的压力之下而无力它顾,以便夏侯惇曹洪两路偏师更好的专心对付汉中军,只要米仓山定军山两处险要能够及时而下,张虎再如何神机妙算也不得不退守汉中,到那时能被他利用之处还会更多!
区别对待重点进击,兵贵神速全力进攻便是曹操为此次汉中之战定下的方略,他对燕军知根知底,张虎有司州营铁骑在手自己想要将之击破极为艰难,但与之纠缠就显得轻松很多了。而汉中军面对曹军在士卒战力将领用兵实战经验之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曹洪江精锐士卒分为十队日夜攻击米仓山毫不停顿,更命人造出张虎所领燕军已为曹军所破的谣言,令得守备之汉中军在疲于应付之际更是人心惶惶,狂攻十日十夜终于成功拿下米仓山,而此处一失,张虎所领燕军主力的右翼便完全暴露在了曹军的眼前!
第八百九十三章 身处危局
米仓山一失,汉中战局更为动荡,局势变得越发对曹军有利起来,而张绣之前的稳守与马超司州铁骑对敌军的突袭都在这一战之中付诸流水,此地落入对方之手,曹洪随时可以率军迂回打击张虎所领燕军的右翼及后方,在此情势之下,便是张子才亦不得不主动收缩防御,弃守六马原而退之鄞县,此处距汉中城不过八十里,已是最后屏障!
此战之中张虎的谋划不可谓不周全,张绣马超两战都极大的鼓舞了燕军与汉中军的军心斗志,此番亲领长安司州二营八万人马与曹操二十万大军正面抗衡使其难做寸进足见其统军之能。要地失守与青州之战未能围歼于禁一般非战之罪,青州在于曹军占得先机而汉中一战两军之间的配合与战力差距就是谁也无法弥补的硬伤,倘若面对他人,子才还有方法妥善应付,可面对曹操及其麾下一干干才,任何的弱点都会被对方抓住不放加以严厉打击,眼前的局势就正是如此。
当然曹洪手下不过五万士卒,而米仓山守将杨秀麾下亦有三万守军,就算两军之间的战力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地形的优势也足以将之弥补了,曹子廉苦战十日便拿下此处不但出乎了张虎的意料,对曹操而言也是意外之喜!究其根本除了曹军的骁勇善战之外汉中军人心不稳与将领的无能才是主因。张虎说服张鲁献出汉中,对此地的人心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在军中,相比汉中军燕军实是太过强悍了,军中战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地位就能不受调整,他们的素质与燕军将领相比亦是相差颇远,心中一时有些忐忑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的影响并算不上太大,以张虎之能只要给他数月稳定的时间就能将隐患尽皆消除,但关键在于曹操一旦定下袭取汉中之策便是马不停蹄奔袭而来,就连这点时间也没给子才留下,倘若战局顺利,其害处还难以体现出来,可一旦局势处于下风或是自身遭遇到强大的压力便会成为摧毁长堤的蚁穴,且那般负面的影响将会犹如连锁一般。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而不知彼则胜负各半,此次汉中之战张虎的处境也算颇为奇异,可说是半知己半知彼,后者理解起来很简单,他与燕王对大敌曹操都有过详尽的研究与了解,但说能够将其掌握却是不能,况且此人麾下良才极多,各个都有奇谋妙计,因此半知彼可谓贴切。至于前者子才对燕军长安司州二营自是了如指掌,作战起来如臂使指挥洒自如,但对汉中军及其诸将他却只有表面之上的印象而了解不深,固此才会只安排他们坚守险地减少与曹军正面对决的机会,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双方配合的问题,免为敌军所趁。
张子才的谋划不可谓不周详,亦是绞尽脑汁苦心孤诣,在如今的局势之下任是在谁眼中这样的应对都是上上之策,可不要忘了再好的策略与规划都要通过人去实现的,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不是筹谋之过而是用人不明,要是在燕地的任何一处,张虎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可今次却由不得他,且眼下看来米仓山的失守足以影响全局。
虽则到达汉中时日不久,可张虎对其地形还是极为了解的,诸葛先生说的好,为将者不通天文不知地理何以为将?这个道理早就被刘毅在军中一再宣扬,大战之前身为一军之将对于战场的地形一定要有明确的了解,实地勘察乃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难以付诸实现,此时燕军精准细密的沙盘就能帮得上大忙了。刘毅心中早有取汉中之意,天狼的狼窝之中亦有益州汉州两处的详尽地形,此地的山川河流地形起伏身为司州刺史的张虎张子才可谓了然于胸。
在他看来,似米仓山这般的地形,倘若让燕军任何一部前来镇守有两万人马便足抵数倍之敌,就算不用器械营守御之利此处根本不用他太过担心,可此时却是三万汉中军面对不过五万曹军竟是十日即溃,任张虎足智多谋精于计算亦是始料未及,汉中军的战力虽不如燕军曹军可在守备战中怎会有如此差距,稍稍一想张虎就可以肯定问题出在主将杨秀身上,而观此人率领败军直奔汉中却不来与其汇合已然可见一斑,要知此次汉中之战张鲁可是将全军指挥尽数赋予的。
子才的推断不可谓准,却也只对了一半,米仓山守将杨秀在曹洪的全力突击之下开始尚能坚定稳守,可一旦受流言所扰便失了方寸,且山下之地所表现出的拿下此处的决心是他前所未见的,攻势终日整夜猛烈无比,让他无时无刻不处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而曹子廉更是极尽恐吓虚张之能事,数般齐来之下终于让其难以支撑!
主将无能自是此战之败的主因,可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便是士卒在战事之中所体现出的意志,曹军悍不畏死前赴后继,那种百战沙场的嚣烈之气令得汉中士卒无不心中踹踹,自韩张联军精锐被刘毅一战成擒之后,此时的汉中军很多都是新招的士卒从未上过战阵,加之缺少燕军那般严格的系统训练,初临战阵紧张失态便成必然!第一天的攻击曹洪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对方这个弱点,这才不顾一切代价的安排麾下日以继夜的加以连续打击,绝不给对方丝毫喘息之机!
防守最重要的是什么?坚固的城寨,精良的器械,充足的物资还是险要的地形?这几样固然不可或缺,可依燕军头号防守悍将张辽之言,气势与决死之志才是最为关键之处,对此刘毅与众将都是深以为然,无论实力如何强盛,在面对一帮众志成城的死士之时,对攻方而言都是极为头痛的事情,也正是因此才会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言!所谓攻心就是要瓦解守御者坚定的信念与意志,此处一破,再如何坚固的城池也难以为凭,在冷兵器时代就更是如此,这句话原本属于另一个时空之中的马谡马幼常,今世却被赵云在西凉之时提前转述燕王之言,而在这米仓山一战之中,曹洪对此处的运用可谓拿捏精准。
攻击如此险地,无论士卒如何精锐,沉重的伤亡都是在所难免,在汉中军眼中那些曹军全部都似疯狂一般,根本不会在乎自己的性命,无论受到怎样的打击都是一般的勇往直前,且在进攻之中对地形逐渐熟悉之后,他们的适应能力亦是敏捷异常,初始凭借阵地汉中军尚能抗衡,可一旦进入双方的短兵相接曹军的优势就彻底发挥出来,虽然很多次拼死冲上阵地的士卒都免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可其战至最后一人的军心斗志却震撼了每一个汉中士卒,这样的天下精锐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日以继夜的不断攻击慢慢的将守军意志消耗殆尽,加之主帅首先慌乱不利消息接踵而来,累积到最后便是一溃千里!
假若说曹操攻击汉中之初还仅仅是占据兵力优势的话,此番米仓山得手形势对燕军而言已然是危局了,摆在张虎面前的战况很是紧急,有了杨秀的前车之鉴,定军山能否坚守也成了很大的疑问,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兵力不足又在曹操大军压境之下张虎很难分兵对此处做出有效的增援,这两日在帅帐之中的军师都是一副深思之状,写个张虎的书信已然发出,杨秀是必定要斩杀的,否则军心士气都将不战而溃,曹操现在就在自己对面按兵不动,他是看准了自己兵力不足的弱点,倘若定军山再破,燕军就不得不退守汉中,到那时曹军发挥的空间还会更大!此时如果有燕云军在手形势就会不同,这一刻子才对张辽的盼望可是无比强烈!
第八百九十四章 从容不迫
李镇宏,男,幽州燕郡范县奇云乡人,现年二十一岁,其父李茂、母李张氏,皆为农家子弟,家中排行第三,大汉兴平八年入白虎营从军,同年十二月被营首裴元绍提议送往幽州武院,经两年学而有成,教官评语甲上,后入天狼担任参谋之职,大汉建安二年十一月至燕王身边为参谋副长一职,其人学思敏捷,灵活多变,忠诚可信!
这是燕军总部文书处之中的一份资料,而燕军所有士卒的详情亦尽在此间,对于军队内部的信息档案燕王自起兵之始就有着很高的要求,当然这类的工作也是最为繁复的,尤其是在刘郎纸出现之前,那可不光是脑力劳动,体力差一点的都干不了,想想幽州军十余万士卒用竹简记录其家庭出身光是存放的仓库便是还几个,一个百人队的资料寻常文士根本抬不动,那时田豫手下光文书处就是两个百人队!这还只是军队,可想而知陈群钟繇等人统计人口又要如何繁复?
刘郎纸的出现及推广运用大大减轻了燕地这个环节的工作负担,由此亦可见新科技对于军师政治各个领域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现在军中文书处和州府档案处的人员编制都得到了极大的精简,无形之中就省下了极大的一笔开支,这治国之道与治家在原理上并无太大的区别,燕地固然较之大汉其余诸州富足但燕王亦很注重开源节流,精兵简政一直是刘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征战之时也不会忘了领地发展。
在器具所专业人才的努力之下,印刷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由于刘毅的前来除了某种特定的情况雕版印刷这个阶段将会被省略,一旦正式投入使用便会是活字印刷!这个技术的运用还将使得燕地在档案资料的管理至上更添效率,这种效率的提升也必将对行政效力有着良好的推动,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两年方略之中行政建设的体现!
在汉末而言,李镇宏的这份资料已经算得上极为完善了,州府县府必须都要对属地之内的百姓有所身份验证,这样不但可以是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属地随时变化的人口情况,对于其他势力前来刺探军情也会设置重重的困难,在后世大企业与国家的管理之中,数字化都是极为有效的手段,刘毅此番也算是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此间了。
不过此人在天耳之中还有一份更为详尽的资料,甚至查到了其父母三代及亲戚旁支,这便是天耳内耳的职责了,李镇宏虽然地位品级不高可却是在燕王身边行事的,凡是接近刘毅的人刘云手中都要有他们的详尽资料,地位越高势力越大安保工作的职责就更为重要,暗影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对其身边之人知根知底都是必须的工作。
天狼是刘毅效仿二战之时德军的参谋本部设置的军事机构,从设立到如今已然在几次大战之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效用,此时扩大这个部门将其人员派到各个领军大将的身边力争靠近前线发挥作用亦是其发展壮大所要必经的过程,一般而言这些参谋都是幽州武院打造出来的潮气蓬勃具有军事眼光的年青人,刘毅就是要着力培养新生一辈的力量,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希望,这个道理是古今通用的。
按照此次的规划,天狼人员只会派到各军大将一级,似徐晃张合身边这样的参谋部将会由五人组成,他们必须就眼前战事制定行军路线,各种战术安排及兵力分配,包括紧急状态出现之时的预案,这些方案都将成为统军大将们的重要参考,至于这个参考在今后会有多大的效力就要看这些年轻人们在此次外派之中的发挥了。在接到燕王的这条调令之时,能够被选上前往各军的这些年轻参谋心中都是极为兴奋的,毕竟一线的战事才是检阅他们实力的真正试金石!在大战之中建立军功才能使得天狼这个新兴组织在燕军之中的地位更为稳固。
作为一州刺史,赵云与甘宁二人的参谋人员是各军统领的三倍,这是针对战略任务而来的,在刘毅进位燕王之后,两位结义兄弟也都到了一方主官之位,但在此中二人的能力才是关键,否则为了兄弟之情刘毅也只会给其一个没有实权的虚名,在战场之上一将无能可是要累死三军的,地位越高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无人可以例外!
随着有实力争夺天下的诸侯越来越少,各家的领地也大致确定下来,之后的征战必将向着大兵团大规模发展,多线的战役指挥将会显得极为重要,动辄几十万人的交锋,又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各部之间的配合协作对指挥者而言就是重大的课题了。按刘毅的想法效仿后世兵团编成将每三个主力军组成一个大兵团,将近二十万人的兵力将会使得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独当一面的实力,且对统一指挥亦是极有好处,天下大势不断改变,军队的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
至于兵团总指挥的人选对于人才济济的燕军而言绝不是问题,除了刘毅自己就可兼任之外,张虎、甘宁、赵云、张辽、张合、徐晃都会是恰当的人员,此外再辅以贾诩、郭嘉、庞统、徐庶这般的智囊,加上燕军不断完善的多兵种建设,刘毅对此的预期是任何一个兵团都要能在与孙策刘备的交锋之中不落下风,随着战役的进程,他是很有可能会面对三人联手的,这个三英战刘毅可说更为精彩!
能被挑中外派的天狼众人显然是幸运的,而其中最幸运者又非李镇宏莫属了,他与十几名同袍可是被分派到了燕王的身边,能够和将军朝夕一处对每一个燕军中人而言都是极大的荣耀!尤其这些年轻人早就将军中神话当做了偶像,在天狼之中他们倒也见过燕王多次,但那时都是因为战情需要,所谈论之事自然也全都与军情有关!
有了进一步接触之后,这帮青年人才对燕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平时的刘毅是极为平易近人的,对一帮下属都绝不会有趾高气扬的态度,尤其对天狼众人从来不吝指教,李镇宏等人是最喜欢听燕王分析古往今来的那些知名战例的,在刘毅口中这些众人耳熟能详的战事却总能有新鲜的感觉,何处得、何处使,为何得、为何失他都能说的旁听者口服心服,且旁征博引之中又有生动有趣之处,往往让人听得不觉就忘了时间的流逝,事后想起却又有着丰富的收获!
这样的刘毅并不显得高高在上,现在的他根本不需要通过拉开与常人的距离来彰显他的地位,武者的威严王者的气度早已融入了他平日的一言一行之中,这一点所有燕王的下属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既能和蔼可亲也可不怒自威,几乎所有的时候刘毅都会给人从容大度的感觉,参谋们就没有见过忧愁之状出现在燕王脸上,眼下汉中的危局亦只是令他面对沙盘陷入沉思,可双眼之中包含的信心永远不会失去!
第八百九十五章 香气诱人
今世与甘宁赵云结为兄弟,三人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十数年下来这份情义深厚之至,徐公明相随与西园之时,跟随刘毅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其为人宽宏重义,朗生亦是以弟视之,此三人皆为豪勇武者;而在文臣之中能被刘毅当做兄弟一般看待的便只有如今的司州刺史张虎张子才了。朗生乃是穿越之人,史上原本无名,而张虎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也是名不见经传,可这二人一加联合却在纷争汉末搅动了无数风云,如今刘毅贵为燕王位高权重,张虎亦成了谋臣之中的典范为天下士子所敬仰,无论从任何角度看,二人之间的搭配堪称完美!
张子才谋虑精深,军政皆能,乃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之辈,比之荀彧诸葛亦丝毫不见逊色,这般的人物却为何会在另一个时空之中籍籍无名?刘毅对此曾经有过一番分析,乱世之中人命有如草芥,说不定自己未来之前的那个时空之中张虎未及扬名便已经出了极大变故,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合乎情理,自己的来到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池塘产生了无数的涟漪,更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改变的也并非张虎一人而已,恐怕这便是蝴蝶效应的真实体现了,不过如今他可是一只雄鹰。
在公二人是相得益彰的明君贤臣,在私张虎还算得上是刘毅的妻兄,二者之间的互相了解自然比之他人要深刻许多,张子才的性格外柔内刚,行事周全细密滴水不漏,一旦他决定的事情就会无比执著的坚持下去。此次汉中之战刘毅虽是给了他必要时放弃汉中退守雍凉的底线,可心中亦是清楚以张虎的性格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放弃汉中之地的,眼下的战局虽是颇为危急却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汉中之战朗生将全局托付于最为信赖的张虎,就绝不会对他的用兵做出干涉,可对于战局的进展他是随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的,此时青州之战已然告一段落,兖州开战之前刘毅的主要精力自然集中在了此间,自昨夜始至今日清晨他一直都在作战室中苦思应对当前形势之法,甚至极为少有的放弃了晨练,这似乎也成了一种信号,每当燕王早间不习练武艺之时便意味着有极其重大的事件在思考之中。
初来汉末便是在山林之中,方圆数十里只有刘毅一个人类,很多时候他都会思考自己的生存之法,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静坐独思的习惯,他可以数个时辰不言不语,战情重大或选择举足轻重之时思索的时间还会更长,这在燕军之中已然是无人不知!而每当燕王如此沉思之时便是张、郭、贾、戏四大军师都不会加以打搅,周遭随员亦会保持安静的环境,他们知道这样的沉思之后将军总会有奇谋妙计!
后世乱世之时也有着一位以军事天才著称的元帅有着与刘毅一般的习惯,他可以专注到连警卫员擦枪走火都不闻不问的程度,可见做任何事情除了天赋之外专注都是必须的。当然刘毅和这位元帅还是有所区别的,即使在专注之中他对外界还是随时保持着极高的警惕的,这种反应出自他**的自然,亦是狼王的本质!试想山林之中猛兽无数,当真心无旁骛恐怕今日就不会有端坐与此的燕王刘毅了!
燕王面对沙盘静坐苦思,随从参谋们亦是绞尽脑汁的筹谋应对之策,在将军身边时日一久他们对刘毅的很多习惯都很是了解,在燕王面前你不用去掩饰自己的任何想法,哪怕与他的所谋截然相反,当然这个前提是他们的想法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天狼中的这些年轻人在刘毅眼中就是燕军未来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潜移默化他自然不吝为之。人言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在战阵之上亦是如此,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他们的想法也能给出不同的思路!
后世的苏青成今世的刘毅都不是妄自尊大之人,对于自身的能力永远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两世为人的经历加上这十余年各方面的锻炼,身经百战的刘毅在兵家之事上已经绝对可以当得起大家这个称号,此亦是世人公认的事实,在其身边越久,这些年轻参谋们的感触就会越深,倘若说他们之前对刘毅的崇拜是建立在无其比辉煌的战绩及军中之人的共识之上的话,如今更多的便是自身的体会。
燕王不睡管亥与刘六二人也是绝不会安眠的,多年以来他们都是常伴身边,不但会不惜性命的维护主上的安全还要在战时担当起照顾刘毅日常起居的职责,再加上一个刘七,凡是有燕王出现的地方就总会有他们的身影!而在这一年以来,刘毅的身边又多出了一个被士卒们称为“石护卫”的年青人,没有人知道其姓甚名谁,他有着岩石一般的身体与面容,似乎喜怒哀乐就从来不会出现在他的脸上,终日只是一言不发的相随刘毅左右,倘若你不在意的话是很容易将此人忽略掉的,影子是大家唯一能够想到的贴切比喻,他不起眼近乎虚妄但却从来不会消失,这便是刘毅身边的暗影护卫之首暗一了!
管亥与刘六刘七还会在不涉及燕王完全的时候与其身边相随之人言语谈笑,可“石护卫”人如其名,终日也听不到他说上两句话,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燕王,此外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刘云给他们灌输的理念也很简单,在其身死之前燕王绝不能受到半点的损害,这些暗影护卫多半都是孤儿,在天耳之中更是遭受了近乎残酷的训练,刘云采用的手法便是古时大家训练死士的方法,亦花费了无数的心血。
十数人所在的作战室中寂静无声,在刘毅发话之前没有人会去打断燕王的沉思,双目始终不离汉中沙盘,朗生在心中变换着种种可能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个战术浮现脑海又一个个的被他否决,最后得出的结论与张虎极为相似,倘若张辽的燕云军不能及时赶到汉中,面对眼前的局势,张虎除了大军退守汉中城之外再无其他良策可觅。
汉中城经张鲁多年经营可谓城高沟深极为坚固,乃是攻方最不愿意见到的雄城之一,若是放在燕地境内无论是刘毅还是张虎都会坚定稳守此城来消耗曹军的兵力,可守城之道重在齐心,汉中之地刘毅新得不久,还没有时间加以稳固,矛盾是肯定会有的且一旦曹军兵临城下这样的隐患就会被无限放大,曹孟德可是有名的心战高手!因此不到逼不得已张虎是绝不会以此法对敌的。
这个局面与刘毅当年增援徐州颇为相似,下邳城也是坚城但朗生的主力却从未进驻其间,表面上看来是为了避嫌,其实心中怕的就是吕布袭击兖州的事情未如自己所知的那般发生,倘若如此固守下邳他可没有把握,事若不计兵在城外他刘将军可以随时脚底抹油,为了别人与当时的曹操一决生死,朗生还没有那个崇高的精神境界!
人在全神贯注之时是很难察觉到时间流逝的,倘若没有一阵诱人的香气传入作战室,刘毅的思考怕是还要继续下去,对一夜沉思未曾进食的他而言,这阵熟悉的香气很难抗拒,当然有此感觉的也不是燕王一人,除了暗一之外人人都有不自觉的抽动鼻翼的动作,可以肯定这不是出自军中庖厨之手,他们虽是手艺不凡却还没到如此的境界!
第八百九十六章 饮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