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之路_分卷阅读_35
多尔衮也被这些太监包围过。说实话,前明的太监伺候的就是比自己带来的强,有眼色。手边的茶水永远是温度适合的,靠垫也总是被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出门的时候披风是常备的,有什么事情一个眼神他们就能理解。可是,多尔衮一直牢记着前明太监干政的教训,又住在宫外,才没有被他们腐蚀。
“皇上可千万不要被那些太监给左右,这些阉人只知道欺上瞒下,贪赃枉法。”做为一个合格的叔父,多尔衮觉得自己很有提醒侄子的必要。
福临当然点头。前明并不是什么都是好的,南明那些无条件投降的文武官员,北京的这些投机取巧的太监,都是不能重用的。如果重用钱谦益这种人,定然会导致南方文人的不满,更何况,福临自己对这些人也是有些不屑的。
这种“坏事明朝,误江南数万之生灵”的“两朝领袖”,“在前朝则坏前朝,在今日必坏今日”。多尔衮似乎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摸了摸他的头顶,道:“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小人也有小人的用法。你要记住,做为天子,有时候不得不用小人,比起君子来,小人才更好的控制。只是要小心,这世上,有真小人,也有伪君子。真小人倒是无碍,唯有伪君子,卑鄙无耻,这种人,千万不能重用。”
作者有话要说:
钱谦益有一次穿着一件奇怪的衣服,大领子小袖子,人家问他怎么穿这种款式,他说,大领子是纪念明朝,小袖子是象征清朝。别人便嘲笑他,不愧是“两朝领袖”。
另外,某溪不是专业写手啊,每天一更已经是极限了,真的。上班的地方离得远,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晚上到家的时候也将近六点。然后我们两个还要做饭,一般吃完都要将近七点了,立刻就要坐到电脑前码字。这篇文码起来又格外辛苦,因为要查一堆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能日更,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啊!
所以,妹子们要有点耐心哦,每天一更,很快就会肥起来滴!
谢谢扔地雷的妹子们,抱抱~~
cassia扔了一颗地雷
年华虚度扔了一颗地雷
微观初扔了一颗地雷
第三十四章
李自成自缢而死,可又看不到他的尸体,有人说他是死了,有人说他是逃了,还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顺没有了领头人,一败涂地。
举朝欢庆。礼部也忙了起来。之前满洲实行的是奴隶制,也没有什么严格的礼仪,在努尔哈赤时期,那些善战的勇士经常将战利品赏赐给奴隶,而那些不会打仗的主子们往往穿的还不如奴隶好。对此,宁完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像努尔哈赤提出等级森严这个观念,满洲人这才开始制定起规则来,例如说,明确了什么等级的人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
这是一项繁复的工作,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礼部乘着多尔衮心情好的时候,送上了议定满洲文武官品级的折子。
多尔衮袖着折子来找福临,对这种繁琐的东西,他是一贯没有什么耐心。不过好在侄子好像不讨厌,多尔衮已经养成了习惯,礼部的议程几乎看都不看,统统交给福临。
福临倒是看得认真,拿着笔蘸了朱砂,一条条的批着。多尔衮也在他下首坐下,看自己的折子,一时间御书房里鸦雀无声。
礼部这次上的议程很多,不单单包括品级,还有诸王、贝勒、贝子、宗室和文武百官顶戴的样式,以及他们出行所用的仪驾,福临看得很是头大,好不容易才批完,丢下笔,长长的伸了个懒腰。
多尔衮从案上抬起头,笑道:“皇上是不是累了,要不要歇一歇?”
福临干脆从座位上跳下来,袖着本折子跑到他的身边:“叔父在看些什么呢?”
多尔衮也不瞒他,大大方方的把手中的奏折打开给他看:“又有一些人自称是明朝的皇子皇孙,一个跑去福建,一个跑去绍兴,都自立为王了。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皇上不必担心。”
福临笑嘻嘻的也把手上的折子亮给多尔衮看:“叔父,礼部提议让你做皇叔父摄政王呢,还有配套的仪驾,都写得好详细。朕已经准了。”
多尔衮心里一惊,忙接过折子,只见上面写得满满当当的,“一切大礼,如围猎出师、操验兵马、诸王、贝勒、贝子、公等聚集之所,礼部具启,传示聚集等候,其各官则视王所往,列班跪迎。侯王回,令诸王退则退,贝勒以下,送及王府门方退。其集侯各官跪迎如前。”
也就是说,除了亲王以及阿巴泰这种地位高的郡王以外,其他的人都要向多尔衮行叩头礼,这样的礼仪,比起皇帝来也不差什么了。要说不心动,那也是假的。多尔衮抬眼看了看福临,却见他笑得天真无邪,一副信任的表情,连一点点不满都看不出来,不由得有些感叹:这个孩子对自己是如此的依靠,更何况还有玉儿,如果自己真的答应做什么皇叔父摄政王,再摆架子的让百官跪迎,那朝廷上下,谁还会把这个孩子放在眼里?
多尔衮抬手将折子一点点的撕碎,福临一惊:“叔父,你这是干什么?朕觉得很好啊。”
多尔衮笑道:“我本来就是你的叔父,又是摄政王,何必再多这么个拗口的称呼。难道别人还敢不尊敬我不成?”
福临歪着脑袋想了想,也点了点头:“好像是拗口了一点,不做便不做吧。若是有人敢不敬叔父,朕跟他没完!”
若是福临坚持让他做这个皇叔父摄政王,他反而会担心小皇帝是不是在做戏。而福临的表现很好,仿佛对这个称呼完全不上心,一切听从自己的意思。多尔衮心里那一点小小的疑心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又为自己怀疑了侄儿升起一些愧疚之情。
他伸手捏一捏福临的鼻子:“好啊,若是有人胆敢欺负我,皇上可要为我做主啊。”
“恩,朕就会把那个不长眼的人全家都欺负一遍,给叔父出气!”福临拍着小胸脯,骄傲的抬起头。
多尔衮失笑:“好,以后我可就靠着皇上了。”
福临脸上笑着,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请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的是大学士冯铨,冯铨是多尔衮的人,福临很清楚,只是,他不知道这道折子是不是两人商议好了的结果,只好扮作天真的样子,去试探多尔衮。
还好,可能冯铨认为所有的折子多尔衮都要事先过目,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讨好多尔衮,这件事情多尔衮事先并不知情。
而多尔衮的反应也让福临很是满意。他从心底不愿意多尔衮的权势再进一步,多尔衮自己推了更好,省得他再让布木布泰出马,也省得他对多尔衮的提防再深几分。
不过,冯铨,这个人他记住了。福临的手指从那堆碎片上抚过,抬头:“叔父,今天额娘那里有好吃的饽饽,我们一起去吃,可好?”
“行啊。”多尔衮拉起他的手,“对了,等工部手上的宫殿修缮完后,皇上想要他们修哪里?”玉儿还是和哲哲住在一起,太不方便了有没有?
福临眨眨眼:“就慈宁宫吧。那里地方又大,还有自己的花园,额娘一定喜欢。”
好侄儿!够体贴!多尔衮很是开心,直接表现在他的胃口上,居然不嫌甜,一连吃了好几个奶油饽饽。
福临很自觉的把叔父留给额娘,自己跑去上文化课。由于他职业的特殊性,他并没有特意指定哪个人来做老师,而是从朝中挨个儿拎大臣给自己上课。这样的好处便是他能快速的熟悉朝中众人,还能对他们进行不着痕迹的拉拢;坏处,便是先生们对他的学习进度不是很熟悉。不过这不是福临所担心的。在学习方面,他想起了某个变态的“一百二十遍”,并决定不这么自虐,也不打算用这个来虐待后世子孙。他通常是读一遍,背一遍,默一遍,然后再重复,一般到十次左右便会牢记在心了。福临决定,把一百二十遍缩水到三十六遍——虽然还是很恐怖,但他的子孙后代们绝对要感谢他。
根据前世看的一些小说,清朝教导皇子们的老师也是很苦逼的。据说先要对皇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皇子背书的时候还要跪着听。这些老师们通常还是上了年纪的,这一会儿跪一会儿站的,简直是折腾。
所以,福临决定从根子上改变这个问题,尊师重教还是必须的。今天的先生是国子监祭酒李若琳,再怎么尊师重道,福临还是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李若琳是冯铨的弟子。
抛开政治和人品问题不谈,李若琳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福临依旧认真的上完了课,然后再谈一谈其他问题。
“前几天你的上书朕看了,这些人可用吗?”
李若琳恭恭敬敬的回道:“请皇上放心,他们虽然不是股肱之材,可也能效犬马之劳。”
他推荐了几个之前在翰林院供职的官员,希望能够任用他们,起码礼部需要这样的人才。多尔衮和福临商量过,准是准了,不过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多尔衮其实更喜欢用年轻人,例如崇祯朝的新科进士什么的,李若琳对他这种偏向很清楚,推荐的六个人里面就有两个是这样的人。
简直就是学士预备役啊。福临觉得这似乎又起了一个帮派,以冯铨为首。他不喜欢冯铨这一帮子人,而多尔衮却对他们很是宠爱。理由很简单,两个字,剃发。
冯铨曾经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名声相当的臭,投降清廷之后便以满人自居。他和李若琳、孙之獬便是强烈支持剃发令的汉臣,还起了带头作用,把自己的脑门剃得光秃秃的。由于福临的反对,多尔衮没有强烈推行剃发令,但他对已经剃发了的汉臣态度便会好些,冯铨等人的这个举动很明显得到了他的欢心,也让小皇帝不满。
你们是汉人,居然做出这么谄媚的举动,丢不丢人啊!而且,你们明知道朕反对剃发,还颠颠的编个辫子在朕面前晃,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你们不把朕放在眼里,总有一天朕会让你们在朕眼前消失!福临气鼓鼓的往椅子上一座,然后自己乐了起来:年纪变小了,怎么心态也跟着小了呢?
“皇上可千万不要被那些太监给左右,这些阉人只知道欺上瞒下,贪赃枉法。”做为一个合格的叔父,多尔衮觉得自己很有提醒侄子的必要。
福临当然点头。前明并不是什么都是好的,南明那些无条件投降的文武官员,北京的这些投机取巧的太监,都是不能重用的。如果重用钱谦益这种人,定然会导致南方文人的不满,更何况,福临自己对这些人也是有些不屑的。
这种“坏事明朝,误江南数万之生灵”的“两朝领袖”,“在前朝则坏前朝,在今日必坏今日”。多尔衮似乎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摸了摸他的头顶,道:“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小人也有小人的用法。你要记住,做为天子,有时候不得不用小人,比起君子来,小人才更好的控制。只是要小心,这世上,有真小人,也有伪君子。真小人倒是无碍,唯有伪君子,卑鄙无耻,这种人,千万不能重用。”
作者有话要说:
钱谦益有一次穿着一件奇怪的衣服,大领子小袖子,人家问他怎么穿这种款式,他说,大领子是纪念明朝,小袖子是象征清朝。别人便嘲笑他,不愧是“两朝领袖”。
另外,某溪不是专业写手啊,每天一更已经是极限了,真的。上班的地方离得远,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晚上到家的时候也将近六点。然后我们两个还要做饭,一般吃完都要将近七点了,立刻就要坐到电脑前码字。这篇文码起来又格外辛苦,因为要查一堆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能日更,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啊!
所以,妹子们要有点耐心哦,每天一更,很快就会肥起来滴!
谢谢扔地雷的妹子们,抱抱~~
cassia扔了一颗地雷
年华虚度扔了一颗地雷
微观初扔了一颗地雷
第三十四章
李自成自缢而死,可又看不到他的尸体,有人说他是死了,有人说他是逃了,还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顺没有了领头人,一败涂地。
举朝欢庆。礼部也忙了起来。之前满洲实行的是奴隶制,也没有什么严格的礼仪,在努尔哈赤时期,那些善战的勇士经常将战利品赏赐给奴隶,而那些不会打仗的主子们往往穿的还不如奴隶好。对此,宁完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像努尔哈赤提出等级森严这个观念,满洲人这才开始制定起规则来,例如说,明确了什么等级的人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
这是一项繁复的工作,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礼部乘着多尔衮心情好的时候,送上了议定满洲文武官品级的折子。
多尔衮袖着折子来找福临,对这种繁琐的东西,他是一贯没有什么耐心。不过好在侄子好像不讨厌,多尔衮已经养成了习惯,礼部的议程几乎看都不看,统统交给福临。
福临倒是看得认真,拿着笔蘸了朱砂,一条条的批着。多尔衮也在他下首坐下,看自己的折子,一时间御书房里鸦雀无声。
礼部这次上的议程很多,不单单包括品级,还有诸王、贝勒、贝子、宗室和文武百官顶戴的样式,以及他们出行所用的仪驾,福临看得很是头大,好不容易才批完,丢下笔,长长的伸了个懒腰。
多尔衮从案上抬起头,笑道:“皇上是不是累了,要不要歇一歇?”
福临干脆从座位上跳下来,袖着本折子跑到他的身边:“叔父在看些什么呢?”
多尔衮也不瞒他,大大方方的把手中的奏折打开给他看:“又有一些人自称是明朝的皇子皇孙,一个跑去福建,一个跑去绍兴,都自立为王了。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皇上不必担心。”
福临笑嘻嘻的也把手上的折子亮给多尔衮看:“叔父,礼部提议让你做皇叔父摄政王呢,还有配套的仪驾,都写得好详细。朕已经准了。”
多尔衮心里一惊,忙接过折子,只见上面写得满满当当的,“一切大礼,如围猎出师、操验兵马、诸王、贝勒、贝子、公等聚集之所,礼部具启,传示聚集等候,其各官则视王所往,列班跪迎。侯王回,令诸王退则退,贝勒以下,送及王府门方退。其集侯各官跪迎如前。”
也就是说,除了亲王以及阿巴泰这种地位高的郡王以外,其他的人都要向多尔衮行叩头礼,这样的礼仪,比起皇帝来也不差什么了。要说不心动,那也是假的。多尔衮抬眼看了看福临,却见他笑得天真无邪,一副信任的表情,连一点点不满都看不出来,不由得有些感叹:这个孩子对自己是如此的依靠,更何况还有玉儿,如果自己真的答应做什么皇叔父摄政王,再摆架子的让百官跪迎,那朝廷上下,谁还会把这个孩子放在眼里?
多尔衮抬手将折子一点点的撕碎,福临一惊:“叔父,你这是干什么?朕觉得很好啊。”
多尔衮笑道:“我本来就是你的叔父,又是摄政王,何必再多这么个拗口的称呼。难道别人还敢不尊敬我不成?”
福临歪着脑袋想了想,也点了点头:“好像是拗口了一点,不做便不做吧。若是有人敢不敬叔父,朕跟他没完!”
若是福临坚持让他做这个皇叔父摄政王,他反而会担心小皇帝是不是在做戏。而福临的表现很好,仿佛对这个称呼完全不上心,一切听从自己的意思。多尔衮心里那一点小小的疑心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又为自己怀疑了侄儿升起一些愧疚之情。
他伸手捏一捏福临的鼻子:“好啊,若是有人胆敢欺负我,皇上可要为我做主啊。”
“恩,朕就会把那个不长眼的人全家都欺负一遍,给叔父出气!”福临拍着小胸脯,骄傲的抬起头。
多尔衮失笑:“好,以后我可就靠着皇上了。”
福临脸上笑着,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请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的是大学士冯铨,冯铨是多尔衮的人,福临很清楚,只是,他不知道这道折子是不是两人商议好了的结果,只好扮作天真的样子,去试探多尔衮。
还好,可能冯铨认为所有的折子多尔衮都要事先过目,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讨好多尔衮,这件事情多尔衮事先并不知情。
而多尔衮的反应也让福临很是满意。他从心底不愿意多尔衮的权势再进一步,多尔衮自己推了更好,省得他再让布木布泰出马,也省得他对多尔衮的提防再深几分。
不过,冯铨,这个人他记住了。福临的手指从那堆碎片上抚过,抬头:“叔父,今天额娘那里有好吃的饽饽,我们一起去吃,可好?”
“行啊。”多尔衮拉起他的手,“对了,等工部手上的宫殿修缮完后,皇上想要他们修哪里?”玉儿还是和哲哲住在一起,太不方便了有没有?
福临眨眨眼:“就慈宁宫吧。那里地方又大,还有自己的花园,额娘一定喜欢。”
好侄儿!够体贴!多尔衮很是开心,直接表现在他的胃口上,居然不嫌甜,一连吃了好几个奶油饽饽。
福临很自觉的把叔父留给额娘,自己跑去上文化课。由于他职业的特殊性,他并没有特意指定哪个人来做老师,而是从朝中挨个儿拎大臣给自己上课。这样的好处便是他能快速的熟悉朝中众人,还能对他们进行不着痕迹的拉拢;坏处,便是先生们对他的学习进度不是很熟悉。不过这不是福临所担心的。在学习方面,他想起了某个变态的“一百二十遍”,并决定不这么自虐,也不打算用这个来虐待后世子孙。他通常是读一遍,背一遍,默一遍,然后再重复,一般到十次左右便会牢记在心了。福临决定,把一百二十遍缩水到三十六遍——虽然还是很恐怖,但他的子孙后代们绝对要感谢他。
根据前世看的一些小说,清朝教导皇子们的老师也是很苦逼的。据说先要对皇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皇子背书的时候还要跪着听。这些老师们通常还是上了年纪的,这一会儿跪一会儿站的,简直是折腾。
所以,福临决定从根子上改变这个问题,尊师重教还是必须的。今天的先生是国子监祭酒李若琳,再怎么尊师重道,福临还是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李若琳是冯铨的弟子。
抛开政治和人品问题不谈,李若琳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福临依旧认真的上完了课,然后再谈一谈其他问题。
“前几天你的上书朕看了,这些人可用吗?”
李若琳恭恭敬敬的回道:“请皇上放心,他们虽然不是股肱之材,可也能效犬马之劳。”
他推荐了几个之前在翰林院供职的官员,希望能够任用他们,起码礼部需要这样的人才。多尔衮和福临商量过,准是准了,不过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多尔衮其实更喜欢用年轻人,例如崇祯朝的新科进士什么的,李若琳对他这种偏向很清楚,推荐的六个人里面就有两个是这样的人。
简直就是学士预备役啊。福临觉得这似乎又起了一个帮派,以冯铨为首。他不喜欢冯铨这一帮子人,而多尔衮却对他们很是宠爱。理由很简单,两个字,剃发。
冯铨曾经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名声相当的臭,投降清廷之后便以满人自居。他和李若琳、孙之獬便是强烈支持剃发令的汉臣,还起了带头作用,把自己的脑门剃得光秃秃的。由于福临的反对,多尔衮没有强烈推行剃发令,但他对已经剃发了的汉臣态度便会好些,冯铨等人的这个举动很明显得到了他的欢心,也让小皇帝不满。
你们是汉人,居然做出这么谄媚的举动,丢不丢人啊!而且,你们明知道朕反对剃发,还颠颠的编个辫子在朕面前晃,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你们不把朕放在眼里,总有一天朕会让你们在朕眼前消失!福临气鼓鼓的往椅子上一座,然后自己乐了起来:年纪变小了,怎么心态也跟着小了呢?